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专家学者 > 何舜平

何舜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标本馆馆长

何舜平

  何舜平,1962年12月2日出生,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标本馆馆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鱼类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学科组责任研究员。中国动物学会理事,湖北省武汉动物学会理事长。湖北省科协第六届委员;任《中国动物志》编委,以及《生物多样性》,《动物学研究》,《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和《水生生物学报》编委。先后主持和承担欧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国家863项目和973专题。得到美国NSF有关生命之树项目的资助开展鲤形目系统发育研究。研究工作运用了生物技术、网络和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手段,使鱼类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这一进化生物学的前沿学科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使用多个基因序列数据重建鲤科和鲇形目鱼类的系统(Zhao,Duanetal.2009;Fu,Chenetal.2010;Chen,Zouetal.2011;FuandHe2012;Zou,Guoetal.2012;Yang,Zouetal.2013;YangandHe2014)发育过程、提出了鲤科鱼类系统发育新的模式,保持了对鲤形目鱼类系统学研究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最近,更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的资助,这对了解青藏高原和深海,这两个极端环境的鱼类的基因组及其适应进化,有重要意义。所在学科组在选题、使用的理论和方法上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尤其是在辐鳍鱼类的转录组、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水平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完成的有鲢鱼、鳙鱼的全基因组,正在进行中的有塞内加尔多鳍鱼、似鲶高原鳅、小眼高原鳅和黑斑原鮡全基因组。成功组装、注释了鲢、鳙鱼的转录组和全基因组,找到鲢鱼的鲢鱼可以在水体中大量滤食有毒蓝藻而不被MC所毒害的原因,可能与鲢鱼体内的GSH合成通路中某些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受到了正向选择有关,使其适应这种有毒的环境。塞内加尔多鳍鱼,是淡水硬骨鱼类的原始类型,是比较古老的辐鳍鱼类。多鳍鱼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对了解整个辐鳍鱼类,甚至是四足类的进化有重要意义。而高原鳅和黑斑原鮡,这三种高原鱼类的基因组,有助于对高原这一低氧、低温、高海拔的极端环境的鱼类适应性状的解析。主要创新表现在:鱼类生物多样性和标本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创建了ChinaFishBase鱼类生物信息数据库;运用分子系统学方法在鲤科鱼类系统发育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发现了鲤科鱼类系统发育新格局;运用生物地理学方法研究了鱼类物种分化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在国际上率先使用分子系统学方法对亚洲鲇类及相关类群开展系统发育研究,率先对青藏高原这一高原极端环境鱼类的转录组和基因组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为分子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学科的后续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研究方向:鱼类生物地理学;鱼类比较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鱼类系统发育

何舜平相关资讯: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何舜平】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何姓名人

    专家学者

    同年(1962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