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石油化工 > 何建红

何建红:青海油田公司采油四厂勘探开发室副主任

何建红

  运用油藏精描技术指导油田增储上产:一是在南翼山油田新增可采地质储量32万吨;二是在小梁山和大风山这两个油田探明4987.29万吨石油地质储量。

  曾获主要奖励

  先后独立承担完成了南翼山油田III+IV油组油藏精描、“次主力”层测井解释项目等局级课题11项,3项获青海油田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获厂处级一、二等奖。并获得文明建设标兵、油田开发先进个人、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11项荣誉称号。

  事迹详情

  何建红,男,汉族,32岁,2010年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现任青海油田公司采油四厂勘探开发室副主任。该同志先后独立承担完成了南翼山油田III+IV油组油藏精描、“次主力”层测井解释项目等局级课题11项,3项获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获厂处级一、二等奖,有效指导了油田现场生产,并获得文明建设标兵、油田开发先进个人、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11项荣誉称号。

  一、深化研究、自主创新,不断提高科技攻关能力

  1.强化认识、滚动增储取得新突破。

  该同志打破传统思想禁锢,狠抓地质认识,大打滚动扩边挖潜增储仗,为储量新突破做出积极贡献。2011年以来,通过扎实开展地质研究攻关工作,在小梁山和大风山新区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987.29万吨,在此基础上,又持续深挖老区潜力,创新提出了“湖相沉积油田局部岩性控制油气富集”的新观点,结合油藏精描新技术,在南翼山老油田I+II油层组东端含油面积外、III+IV油层组西北端落实新增可动用含油面积4.1平方公里,新增可采地质储量32万吨。为油田下步建产工作奠定了储量资源基础,该区块下步可部署开发井232口,新建产能8.11万吨。以上成果确保了南翼山油田年产油从2010年6.4万吨增加到2015年10.8万吨,增幅达68.8%。

  2.深化研究、“次主力”层取得新认识。

  南翼山III+IV油组“次主力”层由于具有高伽玛和低电阻特征。该同志重新建立测井解释模型,首次提出南翼山存在低电阻油层。通过研究落实了6个“次主力”油气富集情况,近年来,按照研究成果在南翼山III+IV油组26口井实施补孔压裂,措施后平均单井日增油3.1吨,累计增油2.6万吨,保证了老井稳产。

  3.精编方案、新区块产量快速提升。

  自主立项完成了小梁山和大风山新区块地质建模以及开发方案编制等工作,为小梁山、大风山科学开发、快速上产和持续稳产提供了技术支撑,2013年这两个油田年产油达7.65万吨,产量同比增长4.05万吨,增幅达112%,实现了新区快上产。根据研究,小梁山、大风山油田下步可钻新井285口井,新建产能7.16万吨。

  二、破解难题、应用成果,及时指导油田开发工作

  1.科学部署、开发建产注入新动力。

  通过开展油藏地质攻关,摸清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含油富集区域,不断优化开发方案,实现了高效建产。自2011年以来,指导采油四厂钻井574口,新建产能24.76万吨,新井累产油11.2万吨,为实现产量突破、效益提升注入了新动力。

  2.勇于突破、落空井恢复获得新成效。

  南翼山构造自2001年提交探明储量后,新钻多口开发评价井未获工业产量,已经列入报废资产,该同志重新对这些老井动静态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再认识。摸排出7口落空评价井具备恢复利用潜力,2014-2015年通过选择新的潜力层实施补孔压裂,单井日产油达到2.5-4吨,累计增油3750吨,实现了报废井重新利用,资产增效1800万元,并明确了扩边上产潜力。

  3.精耕细作、稳油控水展现新作为。

  以精细注水为龙头,建立一井一策、一组一法的工作体系,形成了以周期注水、不动管柱酸化、压裂增注、细分注水为主的精细注水配套技术,为油藏精细开发提供了保障。自2011年以来,累计注水234.5万方,与“十一五”相比增加126.5万方;注水区块地层压力稳步回升,南翼山油田自然递减17.7%,同比降低2.7%;水驱储量动用程度37.6%,同比提升1.9%。

何建红相关资讯:

【何建红】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何姓名人

石油化工

同年(1984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