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于晨光

于晨光:华北石油通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于晨光,男,196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华北石油通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驻河北省唐县马庄村扶贫工作队长、马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自2018年3月走上扶贫岗位以来,他已在马庄村度过了3年光阴。满怀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弘扬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他立下“愚公志”、攻坚“硬骨头”,徒步走遍马庄村的所有沟沟岔岔,走访千百户农家,写下20万字扶贫日志,精准脱贫93户207人,完成省级脱贫验收,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通过了国家评估考核,使曾经的“沼泽村、上访村”变成了“放心村、模范村”,在社会上树立起了良好的石油人形象。他的扶贫事迹多次被人民日报党媒平台、保定日报、河北新闻联播、长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他本人先后获评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北省脱贫攻坚奋进奖、省直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河北好人、保定好人、唐县道德模范、华北油田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践行石油精神 精准施策帮扶

  华北油田作为中国石油东部重要能源生产企业,长期践行“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石油精神,秉承“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核心价值观,在党和国家扶贫攻坚战中,视扶贫如责任,主动选择边远地区作为扶贫对象。2018年3月,在队长于晨光的带领下,扶贫工作队前往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北店头乡马庄村,正式开展驻村扶贫工作。

  马庄村地处太行山腹地,是河北省2020年脱贫攻坚战的目标村之一,全村20个村民小组,1192户、3434人,是全省挂号的大村、乱村、穷村。驻村伊始,于晨光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马庄的贫穷落后面貌,带领乡亲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入村第一天,他便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以“驻村工作队职责”、“扶贫工作队纪律十不准”等约束队员言行,带领工作队从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入手打开工作局面。为尽快掌握村情,他带队一边全天候随时开门办公,及时回应百姓诉求,一边坚持走访入户。他徒步走遍马庄村的所有沟沟坎坎,足迹遍布马庄村所有农家,写下近20万字的扶贫日志。哪儿有矛盾,他们就到哪儿;哪户不满意,他们就到哪户,有的甚至走访二三十次,最长一次走访达10小时,用诚挚的态度消除群众的抵触或误解。走访过程中,于晨光不顾蚊虫叮咬、腰肌劳损,咬牙坚持。五加二,白加黑,停电了点着蜡烛干,几乎天天忙到深夜,一个月就累掉了十几斤肉。

  历时两个月,于晨光学透政策、摸清底数、对症施策,带领工作队走访、接访近3000人次,整理档案资料800余册,完成22000多页186本扶贫手册和93套脱贫档案的目视化管理。结合无人机航拍制成扶贫GIS地图,形成全县首创的扶贫大数据。60多天夜以继日的奋战,他抵住各种说情甚至威胁利诱,对原认定的717户贫困户重新甄别,将贫困户名单筛查9次,一榜一公示,最终将占比60%的贫困户确认到93户207人,做到脱贫出列目标公示无异议,迎接了河北省及国家的考核验收,受到了高度认可和赞扬。百姓心服口服,怨气顿消。

  拓展脱贫途径 发展致富产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晨光认为,“鱼”和“渔”是以往大水漫灌扶贫模式和现在精准滴灌扶贫模式最本质的区别。他深知打好脱贫攻坚战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只有抓好富民增收产业,才能让贫困户彻底摆脱贫穷困境。

  于是,他积极协调北京帮扶等募捐500余万资金,实施村内道路硬化近4万平米、修理平整15条田间路30万平米,安装路灯353盏,为脱贫致富铺平道路;协调县乡新安装变压器12台,设立垃圾投放点50多个,并聘用贫困户组建清洁队负责日常清洁,一改全村烂泥路、遍地是垃圾、没有一盏灯、漆黑一大片的旧面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长期艰苦走访,对马庄村进行详细勘测,立足马庄实际,于晨光带领工作队制定了“产业+技术+教育+培训”立体化精准扶贫模式,带动和指导贫困村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他积极与县就业局、保定技术学校对接,为93名村民进行育婴、美容美发免费培训75天,免费发证,20多人凭证走上了就业岗位。贫困户马胜霞,丈夫车祸成了植物人,只靠种地艰难维持生计。于晨光见此情景,优先把她定为第一批学员。现在,她已取得国家级证书,找到了稳定工作。电商培训、养殖培训、技能培训…..两年时间,各种培训举办了23场。于晨光还想方设法带动村里人创业就业,与北京新机场签约就业20人,带动群众养羊养牛150余人,对外劳务输出100多人,村里人的日子有了奔头。

  “工作队的到来,帮助我特别多,照顾得特别周到,就像亲人、父母一样”,这是尿毒症患者马小三道出的心里话。马小三多年前摔了腰,后来又得了尿毒症,与年迈的老母亲相依为命,由于每月定期透析,又干不了活,生活失去了信心,与寡母常年闹气。于晨光知道后,先是从政策上帮扶,为他和母亲办理低保手续,落实各项帮扶措施,提升低保档次;其次隔三差五与马小三说话谈心,鼓励他重树生活的希望;后又动员他参加电商培训,让生活无望、不能活动的他掌握一项生存技能,也树立起脱贫和生活的信心。于晨光更是贴心的募集资金,为马小三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让他每月去透析的时候安全又放心。

  他大力扶持发展新兴产业,扶持返乡创业青年建设有机肥厂和农业生态园,为贫困户联系贷款400万元,建造能解决100人就业的扶贫车间,精准脱贫93户207人,马庄村经济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如今,贫困户脱贫返贫率为零,年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1500元增长到现在的10000元。曾经的后进村变成了放心村、模范村。

  群众利益优先 真心为民办事

  于晨光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群众的诉求,不论公事私事,总是立刻马上办,村民有困难都会想尽办法倾力帮助。

  2018年7月6日,村民马玉广的孩子玩耍时意外从房顶坠落,于晨光得知后,立即将孩子送到唐县人民医院,后又紧急转至北京301医院。经专家会诊,认为伤情严重无法抢救。马玉广心生绝望,并准备了孩子的后事。面对如此情境,于晨光坚持说,“这是一条生命,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放弃!”他央求唐县人民医院把孩子送进ICU病房。又带头捐款,帮助马玉广一家筹集了5万余元治疗费用。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一个星期抢救,孩子竟然苏醒并出现好转。如今说起这件事,孩子奶奶还总是感动的老泪纵横。

  贫困户刘红儒的大女儿患脑积水,常年痴傻,被村民冷落。于晨光带领工作队帮着整修房屋,带孩子看病,落实各项低保政策,为她申请公益性岗位,为村里打扫卫生增加收入,让这个家庭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解决再嫁老人无人抚养问题;解决贫困户妻子因精神问题,常年躲藏在地窖的难题;帮助癫痫贫困病人打造“贫困面条”品牌……驻村两年多时间,于晨光为村里扶贫工作所做的一切,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走在村里,经常有群众留他吃饭,和他拉家常。受到村里众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怀,看着扶贫工作给百姓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和贫困户脸上洋溢的笑容,更坚定了他带领村民战胜贫困的信心与决心!

  于晨光的本职工作是帮扶贫困户,然而,从干部群众口中得知,在抗击疫情中,他还干了许多“分外之事”。面对疫情,冲在防疫一线,100余天驻村值守,实施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网格化管理,有效开展疫情防控。由于疫情防控部署严密到位,马庄村取得了无一人感染的良好防控效果,被唐县县委、县政府树为典型,受到了人民日报党建专版,河北省扶贫杂志等省市媒体3次通报表彰。

  然而,当有人提及他的家人时,于晨光却默不作声。是啊,父母年过八旬,弟弟严重脑梗,妻子也因脑梗住院。2019年3月初,岳母摔断腿住院,本应该是他这个女婿好好表现的时候,而他却没能尽孝,而是拿走家里的10万元钱用于扶贫,帮助村民解决各类难题。每当过年,父母都在盼着孩子回来过年,一家团聚的时候,于晨光却还在村里给贫困户贴春联送年货,挨家挨户到孤寡老人家里包饺子,陪他们过年。连着两年春节,于晨光都没回家过年,都是陪在村里的孤寡老人身边。老人们开心了,可他的父母却在一次次失落中度过春节。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两年多来,虽然远离家庭、挥洒汗水、承受委屈,但于晨光也实实在在收获了无数的温情、感动和快乐。他说,“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用生命和血肉哺育了中国革命;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我们愿意用流血流汗,回馈和服务老区群众,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于晨光秉持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面对扶贫工作困境,迎难而上,不畏苦累,带着履行中国石油社会责任的使命,发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坚持全年无休,奋战扶贫一线,把自己融入到群众中,把群众当亲人,用一人苦换来全村幸福。他不忘初心,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高擎石油精神旗帜,带领工作队在省派7700个扶贫工作队中,取得了少有的优秀率100%的优异成绩,被地方工会盛赞“石油精神老传统,脱贫攻坚新铁人”,被县委组织部誉为“脱贫攻坚新铁人、乡村振兴白求恩”。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年,于晨光说,只要组织需要就一直干下去,不离岗不离村,全面发展村集体经济,切实让马庄村成为远近闻名、创业就业的家园乐土。

于晨光相关资讯:

  • 2020年11月中国好人榜

    【于晨光】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于姓名人

    身边好人

    同年(1965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