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群英荟萃 > 张应龙

张应龙: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

张应龙

  张应龙,男,1963年4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2002年,张应龙放弃外企的高薪工作,回乡投身造林治沙事业。截至目前,张应龙累计栽植人工林40万亩,承包的荒沙地林草覆盖率从3%提高到65%。张应龙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标兵、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陕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

  放弃高薪返乡 坚持治沙20载

  “我一年四季都在这个基地,不分节假日,偶尔有事外出,办完事也就很快回来了。”已经60岁的张应龙干劲十足,最近正着手“三北”防护林研究新项目,还有长柄扁桃太空育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作。

  张应龙在沙漠里“种树”已有20多年。2002年,时任北京某外资公司副总经理的张应龙回神木老家过年,在锦界镇沟掌村走亲戚闲聊时,有了回乡治沙的念头。没过多久,张应龙就投资100万承包了位于神木市锦界镇的42.8万亩毛乌素荒沙地,签订了70年合约。随后,他毅然辞掉在北京的高薪工作,走上返乡治沙造林道路,开始了漫长的坚守。

  治沙初期,环境异常艰苦。没有路、没有电,驻地被风沙掩埋,辛苦栽种的林木尽毁。最艰难的一次,秋季的暴雨让基地变成孤岛,张应龙被连续困在基地40多天。但陕北人骨子里的倔强不容他放弃——“我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必须坚持下来。”

  主动“联姻”科研 开创循环治沙之路

  刚开始树苗栽上总难成活,张应龙经常反思其中的原因。他认为,植树造林不能“有勇无谋”,要讲究科学方法。于是,他四处走访高校、科研院所,并刻苦钻研地理学、气候学、植物学等学科,把自己变成了沙漠中的“杂学家”。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张应龙创新治沙理念,提出毛乌素沙地治理的三个阶段:防沙治沙—护沙用沙—生态循环模式。他解释道:“我们初期目标达到沙漠稳定,中期目标达到有效保护与产业形成,终极目标实现生态、居民、产业循环利用发展。”

  遵循这一目标,张应龙创新了混交造林模式、生态经济林模式、种九留一模式、十年龄樟子松林下绵羊轮牧模式、林业秸秆与林区有机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利用模式、林下食用菌天然生长模式等,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初显成效。同时,他还通过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合作引进土壤环境等领域专家学者200余人,建成中科院西安分院毛乌素生态试验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柄扁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现在,张应龙栽种的苗木成活率达到了85%以上,林草覆盖度从3%提高到65%,局部小气候明显改善,野生动植物种群逐年增加,水源涵养能力日渐提高……他不断创造着奇迹。

  探索“反哺”机制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较之前人的“防沙治沙”,张应龙更注重“护沙用沙”,就是以治沙拉动产业发展,靠产业推动治沙事业,同时帮助群众增收致富。2009年,为实现沙区的自我循环发展,张应龙发动当地村民合作成立“神木市秃尾河源林业生产合作社”,引进树莓、酿酒葡萄、食用菌种植和绵羊生态养殖等产业,组织群众开展造林务工、林业育苗、林果采摘经营活动,并将修整好的3000亩耕地和已经挂果的1万亩扁桃林地无偿划拨给合作社,由农民自主经营,以治沙造林撬动毛乌素沙地的生态经济,带领村民们“沙里淘金”。同时,招收周边村子剩余劳动力到基地务工,每年帮助周边群众实现林业产业及务工收入1000多万元,使治沙造林基地及周边区域农民生产方式和收入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其实不是我改变了沙漠,而是沙漠教育了我。”张应龙时常感慨,只有怀着敬畏自然之心,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治沙,才能染绿沙海,让林地生金,“作为一个生态保护建设工作者,我希望能为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作出更多贡献,如果有一天,毛乌素生态系统能够自我循环了,才能说明沙漠真的消失了。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会一直扎根在这,守护好祖国的蓝天、碧水、净土。”

【张应龙】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张姓名人

群英荟萃

同年(1963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