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科技名人 > 康喆

康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副主任

康喆

  康喆,男,1988年5月生,汉族,辽宁铁岭市人,中共党员。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副主任(主持工作)、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吉林省青 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光电探测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 金委、吉林省科技厅项目等近 10 项,作为学术骨干参加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中科院先导专项、 吉林省重点科技研发项目等科研项目 20 余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 SCI 论文 30 余篇,获国家发明专 利授权 4 项。 2015 年 6 月,康喆从吉林大学博士毕业,同年 8 月入职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博士 阶段主要围绕集成光电子器件开展相关研究,针对脉冲光纤激光器中的核心器件“可饱和吸收体” 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就职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后,凭借着从小对天文的爱 好、扎实厚重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迅速“转轨”到了理论性更强的瞬变源天体研究 中去。在康喆眼里,从熟悉的领域投身到全新的天文学研究是挑战,更是机遇。之前研究中积累的 实践能力与天文学的理论碰撞,为他进一步拓展天文领域研究提供了诸多全新视角,激发出新的创 新思路。虽然“跨界”的决心易下,但要完成目标没有捷径,只能靠不懈的努力。在保证日常工作 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康喆努力学习瞬变源天体研究的相关知识,加班加点,埋头系统学习新知识、 新理论。用康喆自己的话说,搞科研要敢啃“硬骨头”。为攻克瞬变源天体研究领域的某些核心技 术,他定期向站里的老同志、国内外的业内专家多方请教,在学习交流中精进业务、激发思路。在 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有所收获,正是那段时间的学习帮助他对天文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跨学科 互动、多元创新的重要性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他将这些工作成果归功于与前辈们的交流, “我发 自内心的感谢前辈们无私的传帮带精神,更重要的是,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什么是科学家精神,这 笔精神财富最为珍贵。”康喆说。他不畏艰难,积极探索,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在瞬变源 天体光度测量系统、阵列结构望远镜空间目标监视系统等工作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举 措,构建瞬变源天体及空间目标的多种光学特性测量系统,从开始的跨专业、跨领域学习,到现在 将天文与交叉学科发展、融合,积极开展光电探测新技术的研究,将其应用到瞬变源天体等天体目 标的特性测量中。作为中方地基后随望远镜的主要成员,积极参与中法 SVOM (天基瞬变源监视) 天文卫星项目地基系统建设工作。通过他和团队人员的共同努力,如今的吉林天文观测基地已经成 为我国东北地区具有大规模专业天文观测设备的天文观测基地。 5 年间,由康喆作为项目负责人主 持的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达 10 项,发表 SCI 论文 30 余篇,论文他引次数超过 500 次,获国家发明 专利授权 4 项。通过对设备的合理规划、升级改造,他和团队将更多的新技术引入到瞬变源天体的 研究领域中来,在实测天体物理领域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

康喆相关资讯:

【康喆】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康姓名人

科技名人

同年(1988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