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李锦华

李锦华:扬州市宝应县小官庄镇敬老院院长

  李锦华,男,1965年6月出生,退伍军人,扬州市宝应县小官庄镇敬老院院长。

  李锦华1983年入伍,荣获过三等功。多年来,李锦华珍藏着牺牲战友唐伟托付的一个饭盒,始终坚持寻找战友亲属。退伍后他放弃组织安排的工作,主动要求到比较艰苦的敬老院,视老人们如战友双亲,像子女一样细心照料。经多年寻觅,终于在战友墓前将遗物饭盒亲手交到亲属手中,兑现了28年前的承诺,并且逢年过节看望战友老母亲,替战友尽孝。

  “我决不辜负镇党委、政府对我的信任,不辜负老人们对我的厚望,我会全心全意地照顾好老人,让他们享受好晚年的生活。”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就是宝应县小官庄镇敬老院院长李锦华,27年如一日照顾五保老人,把敬老院当做自己的家。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李锦华的默默奉献得到市、县领导及社会各界和五保老人的高度评价,曾先后被授予的“市老龄工作十佳先进个人”、“扬州市最美勤廉民政人”“宝应好人”、“ 宝应县劳动模范”“ 优秀院长”、“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2017年1月当选为扬州市第八届人大代表。

  为了嘱托,他为战友保管遗物28年

  “李锦华,我先走一步了,饭盒和勺子交给你保管,如果我牺牲了,你就留着用;如果回得来,你再还给我。”

  “我等你活着回来……”

  1985年6月9日傍晚5点多,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山前线,李锦华没想到,这是他和好战友唐伟的最后一次对话。

  1983年底,18岁的宝应青年李锦华入伍,结识了同在山东青州服役的南京人唐伟。在新兵连的日子里,因为都是江苏老乡,又兴趣相投,他俩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1985年3月,我们奉中央军委命令奔赴老山前线。”李锦华回忆道,俩人在阵地的猫耳洞里闲谈时,谈到如果在战场上有一方牺牲,另一方要经常看望家人,代为尽孝。他俩经常一起吃饭,看到唐伟的汤勺很特别,唐伟说:“这是参军前妈妈给的,是我最宝贵的家当。”

  2个多月后,在部队第一次进攻战斗中,唐伟被选进突击班去前线扫除障碍,他把自己最心爱的饭盒和勺子交给李锦华保存。第二天,李锦华也和三连其他战友打进攻战,战斗空闲时到处打听唐伟,有人说他可能牺牲了。“我非常难过,一直没见到他的遗体,那次战斗很激烈,我们连队一天就牺牲了12名战友。”说罢,李锦华眼圈红了。知情的战友叫李锦华把唐伟的饭盒和勺子扔掉,唐伟牺牲了,看到他的遗物会更加难过伤心。李锦华想:唐伟把心里最爱的物品交给了我保管,是对我的信任,我坚决不能扔掉,我要好好保管,日后总有一天送到他的墓上或交给他的家人。于是,他将战友的遗物作为自已最重要的财物保管。由于李锦华在部队的突出表现,所在部队党委批准他火线入党,并荣立三等功。

  1987年底李锦华退伍回到家乡,除了随身物品,还带着用红布包裹的饭盒和勺子。想战友了,就常拿出来看看。在宝应, 他搬过四次家,每次搬家都把战友的饭盒和勺子贴身带着。有一次,李锦华上班去了,七岁的儿子调皮,从柜子抽屉里翻出了饭盒和勺子玩耍,从不打孩子的他,回家后把儿子狠狠揍了一顿,然后抱着哭泣的儿子,含着眼泪讲起了“唐伟叔叔的战场上勇敢杀敌”的故事。“烈士为祖国献出了生命,如果把他的遗物损坏了,我怎么和唐伟的家人、自己的良心交待啊!”后来,他就把饭盒和勺子放到家里柜子最高的一层小心收藏起来。

  退伍后,李锦华一直想方设法寻找牺牲战友唐伟及其家人的消息。1998年前后几年里,李锦华特地把唐伟的遗物带在身边,到南京大海捞针般寻找过几次唐伟烈士的墓地,从雨花台烈士陵园到雨花区烈士陵园都找了遍,有时中午饭都顾得上吃,不放过寻找唐伟烈士墓和唐伟家人的一丝希望。但是,当时各方面的联络方式不畅通,牺牲战友家的详细地址也不清楚,每次李锦华都无功而返。

李锦华相关资讯:

【李锦华】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李姓名人

身边好人

同年(1965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