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青年才俊 > 王超然

王超然:中科院大化所中国医药城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王超然,男,汉族,1986年1月出生,农工党党员,中科院大化所中国医药城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曾获中国医药城第六批“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紧缺型人才、中国医药城第八批“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高层次创新人才、“泰州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最美泰州人”——青年人物先进典型等荣誉称号。

  “入门休问枯荣事”,从一名学生到产业应用推广者,再到新型研发机构运营管理者,从事科研工作十多年来,无论是遇到迷茫还是困难阻力,王超然都能凭着对专业的热爱,将它们转变为化学反应式的催化剂,助推自己一步步迈上成长的新台阶。

  老话讲“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放到现在来看,专业的选择就是“领进门的师父”,在专业的路上能走多远,还得看个人的选择和追求。

  2007年,王超然在浙江大学药学院完成本科学业后,机缘巧合之下保送到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大化所科研实力雄厚,各项科研指标常年在中科院体系排名前茅。

  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得到了非常好的科研训练和精神熏陶。五年的时光,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那一个个实验到深夜,那一天天与行业大牛们一争高下的日子,都成为了王超然青春里最充实的回忆。在大化所,他完成了一篇自认为可以奠定自己未来科研方向的博士论文,其中前半部分做的是分离纯化技术的理论突破与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后半部分是这些新技术应用下的中药活性物质发现和先导化合物研究,在做课题的过程中,他就暗暗下决心此生要把这两块内容实现产业化。

  心中播下了一颗理想的种子,他明白,要实现理想,让它长叶、开花、结果,就必须要付诸行动。

  “理无专在,学无止境”,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虽然还是在专业的路上行进,但一定要保持开放的学习心态,否则只会“原地打转”。

  2013年博士毕业后,正值课题组分离纯化材料和技术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注,应用需求广泛,在导师的产学研意愿畅想下,王超然也毅然放弃了美国加州大学合作教授的邀请,留所工作,并参与了团队与制药企业的工艺创新和质量提升合作项目。

  在这个新的领域,他带着技术走出象牙塔,深入企业研究和生产一线,与车间工艺员们打成一片,相互学习,一点点找到企业现有工艺缺陷的本质原因,再针对性利用团队研发的新型分离材料,发展新的工艺,提升产品纯度、得率和工艺环保性。越是深入搞产学研合作,王超然越能清楚地认识并承认自己的不足,在车间技术工人身上学到的经验至今让他受用无穷。

  将近5年的时间里,前后参与了大大小小30多个药物品种的二次工艺开发,有不少都已逐渐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应用。去年再次回到成都,那个前后六次入川,帮助企业完成生产的项目,已发展成为支撑企业重现辉煌的明星产品系列,年销售突破了十亿元。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博士论文的前半部分已然实现成果转化,而且价值不菲,这也是他作为科研工作者科技报国最实在的方式之一。

  都说“隔行如隔山”,尽管还在医药领域,但从技术转型到运营管理,同样也困难重重。可他渐渐相信,在个人努力与团队支持下,必能“破茧成蝶”。

  2016年,大化所与泰州签约合作,王超然欣然接受所里的安排,来到泰州负责筹建研究院,希望能更加贴近企业需求,做更多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的工作。在地方上建设一个新的研究机构,对他来说是新的尝试和挑战,组建队伍,把人事、财务、机制体制、市场转化等体系都建立并运转起来,事务非常繁多,时常顾此失彼,内心也经历了很多的挫败与挣扎,甚至想过放弃,回到自己擅长的舒适圈。但在大家的鼓励、支持与包容下,5年下来,王超然已经慢慢适应从单纯的科研工作者到管理者的身份转变,特别是随着技术和管理团队的成熟,一批青年骨干人才的成长,研究院逐渐走向正轨。去年,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精准质量控制技术重点研究室,成为医药高新区首个国家级的高质量中药研究平台。

王超然相关资讯:

  • 2022年江苏好青年

    【王超然】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王姓名人

    青年才俊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