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吴育珍

吴育珍

  门前青菜鲜嫩、豆角碧绿。拔把青菜、摘捧豆角送给吴院长,这是顾学供的心意;

  天又要下大雨,沟渠千万别再堵上,吴院长上回在沟渠清理杂物被划伤的腿还没好,这是王锦潮的担忧;

  今年5月,吴院长被评为“盐城好人”,向大家讲一讲他的故事,这是葛友的愿望;

  ……

  建湖县上冈镇冈东社区康庄村,通榆河畔一个偏僻的村落,这里有一个曾让人闻之色变的地方——建湖县疾控中心麻风病区(原建东医院),也就是普通人眼中的“麻风村”。21名肢体残疾的麻风病人是建湖县疾控中心退休医生、原建湖县皮肤病防治院副院长吴育珍最后的牵挂。从上世纪80年代初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到如今两鬓斑白的省市知名麻防专家,从进入麻风病区工作到卖房举家搬进“麻风村”,34年不离不弃的守护,吴育珍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麻风村”的患者。

  真情坚守他把家搬进“麻风村”

  蝉声阵阵,盛夏的病区隐在一片高大的树丛中。

  遒劲的龙柏挺立病舍前。“这是1965年建院时栽的。”7月28日,正在病区忙碌的吴育珍说。历经50年风雨,龙柏依然苍翠。

  “我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首批大学生,能分到医院,算是幸运儿。”麻风病让人退避三舍,但忆起当初,66岁的吴育珍很知足。

  当时的建东医院,其实就是个“麻风村”!土生土长的吴育珍心里明镜似的。

  “戒备严!病人隔离在病房,医生戴着乳胶手套,袖口扎得不透风。隔离帽、口罩、防护服、靴子,和防化兵一样。”这是1981年春,吴育珍来医院报到时看到的情景。“鞋带松了,我刚弯腰,一位医生大声制止,并快速拿剪刀将拖在地上的那截小心翼翼地剪掉。”

  恐怖的情形并没吓倒他。相反,目睹病人生存状况后,吴育珍由衷地感到医者的责任。

  “治不及时,短期内就致残!”为减轻患者痛苦,吴育珍白天诊查病情,晚上刻苦研读。

  “麻风病防治,建湖在江苏是一面旗帜,而吴院长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承担全国性项目。”县疾控中心副主任王标曾在麻风病区与吴育珍共事两年多。

  1984年,建湖首批开展全国麻风病联合化疗试点,吴育珍主持制订了现场工作方案,为后期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积累经验;

  1987年,建湖承办全国麻风病联合化疗培训班,吴育珍是组织实施者;

  1990年,为期3年的第一期中英麻风病畸残康复合作项目在建湖试点,这是当时全省麻防工作唯一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吴育珍被委以重任;

  从1985年开始,吴育珍连续12年负责实施建湖9次大范围的麻风病线索调查,并对4例新发麻风病人进行治疗。1997年,建湖基本消灭麻风病……

  “病区闭塞,外出全靠摆渡。新医生报到总拖到最后一天,许多医生呆一两年就借故调离。”王标说,“34年里,吴院长有过多次调动、晋升的机会,但他都主动放弃了。”

  人往高处走。吴育珍不但没走,还决定“献了青春献终身”。他卖了房,说服妻子把家搬进病区,为“方便照顾病人”。

  到2000年,能走的医生都相继离开,唯有吴育珍一人坚守病区,这一守是8年!

  2008年,已到退休年龄的吴育珍背包还未打好,领导挽留的电话就打来了,老吴二话没说,这一留又是6载,直到今天。

  不离不弃他是病人的“守护神”

  执著坚守的吴育珍,在别人眼中是傻,但在病人心中,他是生命的“守护神”!

  “没他,这只脚就废了!”葛友足底溃疡,过去淌血流脓,气味刺鼻,连病人都绕门而过。吴育珍不嫌,天天清洗换药,如今葛友已能走路。

  76岁的汤其洲因麻风病双目失明、双腿截肢,用皮垫垫在身下,靠双手支撑地面“行走”,老人欲寻短见。吴育珍好言开导,称他“大哥”。如今,老汤再也不轻言放弃。每天,他还总念叨着“4”和“8”两个数字,这是吴育珍反复实验过,并教他出门向前走4步,去厕所再拐弯走8步的意思,这为失明、无腿的老汤解决了30多年的如厕之忧。

吴育珍相关资讯:

【吴育珍】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吴姓名人

身边好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