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赵恺

赵恺

  赵恺,男,193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

  赵恺的名字,和《我爱》、《第五十七个黎明》联系在一起,和新时期中国诗歌联系在一起。几十年来,他的作品始终和时代、人民站在一起,用生命对生活、对爱、对美进行歌吟。他从苦难中发现人生的真谛,他在跋涉中进行深邃的沉思,他在阳光下用一颗炽热的情怀扎根大地,为人民纵情地歌唱。

  正文:

  在苦难中感受爱并将此作为起点

  19岁时的赵恺,将苏北农村大妈的粗砺的黑窑碗,缕刻进生命的永恒记忆。那是1961年的寒冬,被打成右派的赵恺孤独地困顿在风雪之夜的茅屋之中。就因为打球后说肚子饿了,便落了个对社会主义大食堂不满的罪名。这时,一位大妈在他百愁难解之时,捧来了很大一黑窑碗黑黝黝的山芋叶稀饭,在接碗时抚摸着大妈粗糙的黑手,赵恺像抚摸着黑土地。赵恺知道,脚下这片土地,是韩信受食漂母的土地。男儿当以自强,来报答心中挚爱的母亲。

  l9岁的赵恺,把生命的舛难,当成前行的信心和勇气。生活中经历的痛苦一多,那比痛苦稍轻一些的痛苦便成为甘露。

  赵恺常说:“苦难把我逼向绝处,却让我置之死地而后生。”因为面对苦难,能让我们在捍卫尊严之时更有力地张扬自己。捍卫尊严,善待生命,唯一的途径就是用出类拔萃的努力和创造,使自己成为出类拔萃之人。老大妈的黑窑碗,成为他砥砺人生的黑暗之中的火焰。

  赵恺在苦难之中,保持着历久不衰的艺术灵思。因为苦难培育同情心,因为苦难是感情的放大器。在苦难之书的最后,赵恺这样表述着自己的苦难观:感谢苦难,苦难是上帝。不回避、不抱怨、不拒绝苦难,并努力把苦难孕育成珍珠。为此,赵恺写出了《漂母墓》、《朱家岗》、《刘老庄》等一批在苦难中给予他温暖和光亮的作品。

  面对老大妈给予自己的母亲般的厚重之爱,赵恺不仅从生理上以不懈的追求作报答,而且从心理上以不断的拷问作呐喊,完成自己形而下的劳其筋骨,到形而上的苦其心志的超越。

  也正是如此刻骨的情感经历,让他同人民建立起更加深厚的感情:“非典”肆虐时,他赶赴小汤山,和白衣天使战斗在一起;汶川地震时,他彻夜难眠,用诗歌《我的诗歌骨折了》等表达哀思;每一年,他都要到人民中去,感受人民的心声,学习人民的智慧,潜心创作出一篇篇饱含温度、情感和美的诗歌,如一粒粒璀璨的宝石,镶嵌在诗歌艺术王国的殿堂里,让人仰视,给人力量。

赵恺相关资讯:

【赵恺】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赵姓名人

身边好人

同年(1938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