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专家学者 > 徐烨

徐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徐烨

  徐烨,男,1962年3月生,汉族,江苏无锡市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徐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站长,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银河系旋臂结构领域的研究工作,为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跻身国际前列做出了重要贡献。

  徐烨初中毕业即在煤矿工作长达 20 年,自主学习高中和大学知识,刻苦钻研天文。1996 年,34 岁的徐烨以初中学历成功考取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生,开启了天文探索之路。2002 年,博士毕业的徐烨进入到南京大学天文系做博士后,2006 年任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徐烨从一名矿工到一个专业的科技工作者,用他的经历诠释了只有坚持不懈勇于创新,才能打开成功的大门。

  徐烨为人谦虚热情,平和低调,有坚韧不拔的毅力。2009 年,徐烨成为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站长,扎根西部高原,一年中有近一半的时间都在这里做着观测研究。2011 年,青海站更换望远镜天线罩。为了确保设备裸露在外面时的安全,徐烨防雨预案,并以身作则,坚持每天夜间巡查,确保仪器设备安全,不受淋雨影响正常工作。2014 年,青海站第一次同期开展三个修缮项目,且还要修建量子望远镜观测楼,任务重时间紧。这一年,恰好他女儿要参加高考,徐烨没有留在南京陪伴女儿,而是只身来到德令哈坚持工作,克服重重困难,保障修缮项目顺利完成。

  在他担任站长期间,青海站始终处于天文观测的最前沿,在中国科学院全国天文台站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为国家基础研究发展纲要(973)项目、中国科学院先导 B 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为我国射电天文培养众多优秀人才。青海站积极与国内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建立了我国量子通信卫星地面基站,保障国家项目顺利实施,使青海站成为目前我国典型的综合性天文观测野外台站。

  徐烨学风严谨端正,不畏挑战,有敢于创新的勇气。银河系结构是天文学中持续 200 多年的最基础最具挑战的重大问题之一。在南京大学做博后期间,徐烨就开始尝试测量银河系天体的距离。

  他们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用甚长基线干涉仪测量脉泽的三角视差和自行,研究银河系旋臂结构和运动学性质这一开创性的学术观点。2006 年徐烨与项目组成功测量出银河系英仙臂的距离,测量精度达 2%,这是有史以来天文学上精度最高的距离测量。该研究成果荣登《科学》杂志封面,成为中国天文学家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在该杂志封面的首秀。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Binney 在《科学》

  杂志发表专文评论该成果“开创了三角视差测量的新纪元”。英仙臂距离的成功测量,也促成了国际合作项目 —“银河系棒和旋臂结构”巡天项目的建立和实施,并引发了全球天文学家和天文望远镜利用三角视差测量和研究银河系结构的热潮。

  二十多年来,徐烨及其合作者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高精度天体测量的划时代突破,在银河系结构领域做出了系统性、创新性的工作。徐烨领衔的研究成果颠覆了人们对银河系旋臂结构的传统认知,开启了银河系结构研究的新高度,推动了高精度天体测量技术的进步,对银河系暗物质分布和宇宙学等领域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相关成果 2011 年被银河系研究权威 Caswell 评价为该领域的“一个里程碑”;2016 年被《科学》杂志评论为“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描绘了太阳附近的旋臂结构”;2021 年被《美国科学院院刊》刊文作为银河系旋臂结构的最新图景;入选 2006 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2010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5 年来“重大科学突破或重要科学进展”案例;“建立测量银河系旋臂结构新方法”作为天文类“鼓励探索、突出原创”唯一案例,入选 2020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编制的四类科学问题属性典型案例库。徐烨领衔完成的“基于高精度脉泽天体测量的银河系旋臂结构研究”荣获 2020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徐烨相关资讯:

【徐烨】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徐姓名人

专家学者

同年(1962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