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名医风采 > 李伯藩

李伯藩:宾川县中医医院名誉院长

  李伯藩,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中医医院名誉院长、副主任医师。1983年被国家民委、国家劳动人事部、中科协授予“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称号;2011年获“第三届云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014年被中央文明办主办评为“中国好人”;2014年被云南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厅评为“云南省最美医生”;2014年被云南省委宣传部评为“云南好人”;2014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16年被中共云南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年被云南省卫生计生委、省人社厅评为“云南省基层名中医”;2022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行医60余载,他用一生诠释着“大医精诚、兼济天下”的崇高情怀。2006年退休后,他多次拒绝各大医院高薪聘请,用自住房屋改建诊室,十七年如一日为广大基层群众义诊,只开处方不卖药。

  一心为民,义诊17年守护基层群众健康

  云南大理宾川县一条街上,一间诊室外等候看病的人总是排成长长的队伍,一直到街口。诊室里,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瘦的老中医正在为患者把脉,现年83岁的李伯藩已坚持义诊17年。

  1940年,李伯藩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从爷爷开始,李家人代代行医。“伯藩,要记住,当医生要以治病救人为主,不能为了钱。对困难群众要多关心一点,对他们态度要更好一些。”父亲临终前的这句话,一直是李伯藩的人生信条。

  2000年,李伯藩到了退休年龄,省城各大医院来高薪聘请,都被李伯藩拒绝了,他选择延期退休,以一名普通医生的身份继续坐诊,服务患者。

  5年后,李伯藩到了“最高年限”不得不退休。这次前来请他“出山”的人更多了,但无论他们开出的条件如何丰厚,李伯藩都不为所动搪塞道:“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政府给的退休金已足够用了,我哪儿也不去。”其实他心里早有打算,他要留在县里继续服务基层患者,给困难群众看病。

  随即,他在自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院里建起了简易诊所,为患者义诊。在他义诊的患者中,不乏身体康复后硬要给他塞辛苦费表示感谢的人,他都从没收下过。李伯藩回应:“你们的身体康复了,就等于是送给我金山银山。”

  一场疫情,让宾川人民心里“装”下了李伯藩

  李伯藩18岁参加工作,在宾川县牛井联合诊所开启了行医之路,20岁调到县医院中医科,23岁时,他被派往县里最偏僻的特困山区拉乌彝族乡,成了乡里第一位医生,与乡亲们一起建起了拉乌卫生院。他走村串寨行医救人,一干便是10年,足迹遍及拉乌、古底、平川、钟英1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个山村,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大山深处的群众。

  198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不明原因疫情(后经证实为柯萨奇病毒感染引发)在宾川暴发。在离县城20多公里的一个半山区,一天之内有20人被感染,如将患者转州级医院,由于路途遥远,患者可能坚持不到。时任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李伯藩根据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祖辈的临床经验,给患者开出一方,冒险一试。不承想,这一服中药使患者起死回生,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16位患者全部康复出院。从此,宾川人民心里“装”下了李伯藩,他的名字家喻户晓。

  如今,已年过八旬的李伯藩越发觉得时光的珍贵,他珍惜每天的工作时间,想在他有限的生命里治疗更多的患者。在政府帮助下,李伯藩有了条件更好的义诊室,面积扩大到200平,每天都要接诊上百位患者,下班回家之后还要通过电话和邮件,对一些身处省外乃至国外的患者进行回访。

  他一生淡泊名利,医疗技术精湛;他把中医文化刻进了骨髓里,沉淀了流芳岁月;他用数十载无言的行动,展现了“苍生大医”的深厚内涵,更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崇高情怀。

【李伯藩】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李姓名人

名医风采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