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文化艺术 > 李洱

李洱:中国先锋作家

李洱

  李洱,男,作家,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曾在高校任教多年,曾任《莽原》杂志副主编,现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

  著有《饶舌的哑巴》《遗忘》等小说集多部,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应物兄》。 2019年8月16日,凭借作品《应物兄》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1966年,李洱生于河南济源的一个村子里,这个村曾经非常有名,唐朝时韩愈、白居易都来过这里,并留下了大量诗作——有李洱老家马桶边的一本诗集为证。

  1983年,李洱考入华东师范大学,那里曾经有“全国最好的中文系”。“对我来说,80年代是文化的童年;对文学来说,那是它的青春期;对时代来说,那仿佛是新婚之后最忙乱的时期。”“那是一个文学的年代,文学是一种思想资源。奇怪的是,当时的小说其实是没人看的,包括后来的先锋小说。要到很多年后,通过商业炒作才被接受。”李洱记得有一次王蒙的新书征订,结果只订了37本。

  20世纪90年代,李洱写了一部有自传性质的中篇《中原》,小说里面有一个人叫李洱。他后来经常想起这部寄了出去却石沉大海的中篇,就用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做了笔名。

  他的处女作《福音》是短篇小说,署的原名“李荣飞”。它记述了一位87岁的老奶奶讲述的荒诞不经的故事。结构完全不同于传统小说,语言也十分特别,几乎可以说是诗意化叙述,故事内容也不再写实,而是变形和虚幻的。

  随后,李洱发表了第一个中篇《导师死了》。程永新觉得有点意思,让他改。后来,改来改去,就变成了五万多字的小说。最后定稿是在郑州完成的。

  李洱还写过一篇小说《加歇医生》。他先寄给《上海文学》没有音讯,后来,格非把作品寄给了《人民文学》。等李洱回到郑州,在传达室看到《人民文学》的信封,信中说:“我是李敬泽,看了你的小说,准备发在第十一期。你不要再投寄别的刊物。若还有别的小说,也可寄我一阅。”

  李洱手头并没有别的稿子,就又写了中篇《缝隙》寄了过去。李敬泽又发了这篇小说,还约著名作家、当时的河南省作协主席田中禾先生写了一篇评论,在《人民文学》同期发出。

  大学毕业后,李洱回到郑州,在郑州教育学院(现郑州师范学院)任教。十年后,被调入河南省文学院做专业作家。当时,张宇担任《莽原》主编,提出借用李洱两年,让他出任副主编。张宇说,借用一下“李洱的审美”。但李洱在《莽原》一干就是十多年。多年后张宇写了一篇文章《李洱的光芒》,他对李洱的印象是:聪明而诚实,幽默而温暖。

  2001年,李洱以复杂而自如的叙事技法,完成了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2004年在国内出版,销量固然还不坏,但李洱之名基本只出现在各种文学会议的演讲稿上。当时夏黛丽四处寻访李洱,一位中国作家说:我向你保证,中国没有这个作家。

  2005,李洱开始写《应物兄》。在这个过程中,李洱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把家从郑州搬到了北京。刚刚安定下来,母亲突患重病。作为家中长子,为了给母亲治病,他和三个弟弟在几大城市求医问药。写作的过程很辛苦。他通常是利用业余时间写作,节假日对他最为珍贵,平时都是晚上9点半开始写,写到12点半。人到中年,百事丛生,精力也不比从前,所以写得很慢。很多次,他以为这部小说写不完了,留下半部作品。在朋友的催促下,他最终还是完成了这部作品,虽然写作时间显得比较漫长。

  2007年4月,《石榴树上结樱桃》由德国最著名的出版社之一DTV出版社出版。至今,德文版已经卖出了1万本。《石榴树上结樱桃》已经拍成了电影,但除了拿版权费,剩下的事李洱一概不参与。

  2008年底,德国总理默克尔来华,将李洱德文版的《石榴树上结樱桃》送给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点名要与李洱对谈。德国媒体评价《石榴树上结樱桃》说“谁想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的话,就应该阅读李洱的小说。”

  2020年10月,担任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委成员。

  2021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22年4月,参加人文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二季。

李洱相关资讯:

  • 茅盾文学奖

    【李洱】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李姓名人

    文化艺术

    同年(1966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