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道德模范 > 李玉兰

李玉兰:蚌埠市蚌山区天桥街道居民

  李玉兰,女,中共党员,1949年10月出生。自1990年以来,她先后捐资累计达17万元之多,捐助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百名失学儿童;认领了7位孤寡老人;抚养数名弃婴……

  李玉兰曾获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十佳人物等荣誉。2005年11月,荣获中国首届“中华慈善奖”。

  她,有很多个称号:“平民慈善家”、“爱心天使”、“活雷锋”……

  她,有很多种身份:失学儿童叫她“李奶奶”,孤寡老人叫她“亲闺女”,孤儿们叫她“李妈妈”……

  2005年11月20日,在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联合举行的首届中华慈善大会上,李玉兰,这位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的普通市民,获得了首届“中华慈善奖”。

  “全国道德模范”、“安徽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十佳人物”、“ 蚌埠十佳女杰”……李玉兰的名字传遍神州大地。

  感恩:在她心中,做好人,是报答的最好方式

  朴素、慈祥,这是李玉兰给人的第一感觉。一双旧布鞋,瘦削的身材,伸出的手却坚定有力。

  从小到大,李玉兰的生命中写满了坎坷!从小到大,李玉兰的心中也写满了感激!

  5岁时,李玉兰父母在一场政治运动中双双入狱。兄妹几人靠捡破烂和讨饭为生。盖的,是千疮百孔的被絮;穿的,是用绳头扎起来的衣服。是邻居们的饭菜,让她们度过饥荒。

  1963年,父亲出狱后带着李玉兰回到山东老家,那时的中国,刚遭遇自然灾害不久,李玉兰一家的生活可想而知,但淳朴善良的乡亲们却给予他们极大的关怀。

  一次,李玉兰生了一场大病,家人一筹莫展,闻讯赶来的乡亲你一元我一角地凑份子,将她送到了公社卫生站。父亲对着抢救回来的李玉兰老泪纵横,“孩子啊,你将来一定要做好人,报答乡亲们的恩情。”父亲的话,牢牢刻在李玉兰的心中。

  18岁那年,李玉兰与一位农民结为夫妻。为了全家的生计,丈夫去山西打工,却在一次事故中意外身亡。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李玉兰懵了,带着两个孩子,她又过上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有一次,她竟然昏倒在水塘边,是善良的乡亲用红薯和米汤将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改革开放后,李玉兰拖儿带女到蚌埠打工谋生,居委会主任牵线,让她和个体商户李华照走到了一起,两人开起了自己的小饭馆,李玉兰重新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每每回忆起这些往事,李玉兰想到的不是曾经的苦日子,而是乡亲们的一碗碗米汤、好心人的一份份真情。在她心中,做一辈子好人,才是报答那些好心人的最好方式。于是,李玉兰的生命,与帮困、助学、扶老结下了不解之缘。

  帮困:在她心中,爱,是不计回报的付出

  2005年的腊月二十七,寒风凛冽,李玉兰的华照饭店门口,一个汉子踌躇徘徊。终于,他跨进了饭店的门,径直走向李玉兰,轻声地问:“您是李玉兰吗?”

  汉子叫宋再发,淮上区小蚌埠镇人。这天,上大学的儿子打来电话:“爸爸,我只剩下最后1块5毛钱了,没有回来的路费,快帮我筹点钱吧!”儿子的话让父亲心痛不已。可哪里能弄到钱啊?本指望家里的大棚菜能挣几个钱,可一场大风,把大棚刮得七零八落。无奈之下,宋再发不得不向亲戚开口,可亲戚一句“你来得不巧,钱刚存了定期”,将原本满怀希望的他推了回去。

  宋再发不敢回家,快过年了,孩子回不来,家里衣食难保,想到这里,宋再发泪流满面,“那一刻,连死了的心都有。” 这时,他想到了李玉兰,想到了人们称赞的大好人。可是,连自己的亲戚都见死不救,一位素昧平生的人会帮忙吗?

  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宋再发揣着户口本和儿子的录取通知书找到了李玉兰。

  知悉事情原委后,李玉兰毅然拿出这两天营业的500元钱,塞到了宋再发手里。捧着救命钱,宋再发泣不成声。

  正月初三,李玉兰记挂着宋再发一家,为了让他们过好年,又送上300元钱。从此,李宋两家成了“亲家”。

  2001年,一位芜湖来的小伙子挑着担子兴冲冲地找到了李玉兰,“大姐,您还认识我吗?”看着这位陌生的小伙子,李玉兰思前想后,也没有印象。

  事情还要追溯到1998年的秋天,李玉兰一次生病住院期间,发现一位小伙子蹲在墙角暗自垂泪,细问才知道,小伙子从芜湖来,爱人得了结石,急需手术。可是因为家贫,拿不出手术费。李玉兰坐不住了,她找到医生:“我作担保,一定要给病人做手术。病人不够的手术费,我来垫。”女病人顺利做完了手术,李玉兰却悄悄地出院了。

  3年过去了,小伙子辗转找到李玉兰,挑着自己网的被套、自家种的莲藕还钱来了。李玉兰收下了被套、莲藕,却不肯收下钱。“你带来的东西,大姐收下了,但是这钱,我不要了,你拿回去贴补家用吧。”小伙子喉头哽咽,喊了一句“恩人啊”,便再也说不出话来。

  这样的好事李玉兰做了多少,她想不起来了,在她心中,爱,就是无私的奉献。

  助学:在她心中,爱,是点滴的积累

  1990年的一天晚上,电视上一条希望工程的公益广告,紧紧牵住了李玉兰的心,广告中辍学孩子那渴望读书的眼神让她无法入眠。

  第二天早晨,李玉兰让儿子带着,给希望工程北京办事机构汇去600元钱,一个月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给她寄来了《“希望工程”救助卡》,详细介绍了李玉兰资助的两名儿童的情况,那天,李玉兰开心地拉着儿子,让他一遍一遍地念着。从此,助学,成了李玉兰的又一件人生大事。

  2007年9月,一场大水,让蚌埠市燕山乡陷入汪洋。刚刚在北京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的李玉兰闻听此言,心立刻揪了起来,乡里的孩子可咋办啊?学还能上吗?住在哪里?她和蚌山区妇联的同志一道,赶到了燕山乡,当闻听几十名孩子不得不辍学的时候,她立马捐出了身上的500元钱。

  在她的带动下,蚌山区居民捐钱捐物,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李玉兰却累病了。没几天,刚拔下针头的李玉兰又去了燕山乡。

  17年,李玉兰到底资助了多少孩子,她答不上来;一共捐了多少次钱,她也答不上来。翻开厚厚一叠捐赠单据,记者发现,几乎都是两三百元的捐款。最多的一笔是2004年4月,捐献给蚌埠市雪华乡纪郭小学10名贫困学生的1000元,这1000元,是李玉兰当选为安徽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十佳人物获得的全部奖金。

  李玉兰捐赠的每一分、每一厘,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到现在,全家住的是30平方米的小房,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家人也曾不理解,甚至劝阻过,可她一句“我们还能挺一挺,可别人呢”,说服了家人,他们知道她的眼里“容”不下受苦的人。

  据统计,17年间,李玉兰一共捐资17万元。

  这些钱,有如涓涓细流,最终汇成了汪洋大海。在她心中,爱,是聚沙成塔的点滴积累。

  扶老:在她心中,爱,是一句一生遵守的承诺

  走进李玉兰的华照饭店,四面墙上挂着的照片,向人们倾诉着李玉兰的善举。

  其中一张大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中李玉兰站在7位老人身后,笑得格外开心。说起这7位老人,“健忘”的李玉兰如数家珍。

  1997年清明前夕,李玉兰和家人回到阔别已久的山东老家。回村的路上,几位老人吸引了她的注意,老人们蹲坐在墙脚,面黄肌瘦。李玉兰问:“老人家,天都快黑了,你们为什么不回家?”原来,这些老人都是五保户,由于村里经济不景气,给五保户每人每月5元的生活费都难以保证。

  失去基本生活来源的老人们苦不堪言,一位老人耐不住,早上喝了农药。五保户家中的景象让李玉兰眼泪扑簌簌往下掉,那是什么样的家呵!树棍拼成的简易家具,屋顶破陋不堪。

  96岁的五保户李刘氏一天三顿吃的都是咸菜,80多岁的李学坤夫妇家连门都没有……“亲人啊,当年是你们把我养育成人,如今,该是回报的时候了!”李玉兰当即拿出身上仅有的500元钱,全部分给了老人们。

  握着老人的手,李玉兰许下了诺言:“我出钱,帮你们安度晚年,以后,你们去了,我也要帮你们送终!”李玉兰的话,让老人们感激涕零,也让村里人将信将疑。

  1997年4月29日上午,一封安徽的快件和一张面额210元的汇款单寄到了全源乡长埠岭村村委会。信中写道:“我将从4月份开始,每月给村里汇210元,每位五保老人资助30元,让他们安度晚年,我的钱不多,但我的心是真诚的……”

  眨眼10年过去了,7位五保户如今只剩下4位。可每一位老人临走之前,都是面带微笑,因为他们的“好闺女”一直陪伴着他们。

  李玉兰告诉记者,“说过的话我就一定要做到。”在她心中,爱,是一句一生遵守的承诺。

  翻开两叠厚厚的留言本,写满了人们的感动和钦佩:

  ——“ 人间天使,向您学习!”

  ——“李玉兰,您是我们的标杆!”……

  如今,李玉兰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常年都有人来捐赠衣被、款物;李玉兰3月份建起了一个小型爱心捐书站,半年不到已收到捐书5000多册。

  如潮的赞誉下,李玉兰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最朴素的信念:“做一辈子好人,做一辈子好事!”她的真情至善,感动着更多的人。她所在的区正在筹划建立“慈善协会”,鼓励更多的人加入慈善事业,资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李玉兰相关资讯:

  • 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

    【李玉兰】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李姓名人

    道德模范

    同年(1949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