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师德楷模 > 刘珊珊

刘珊珊:威海市临港区汪疃小学教师

  刘珊珊,女,1986年2月出生,威海市临港区汪疃小学教师。告别家人,她只身一人远赴泰国,默默承受着温度高、湿度大、蚊虫肆虐的艰苦,忍耐着身体消瘦、气血虚、便血的痛苦,开启为期两年的支教历程,担任泰国宋卡府合艾市陶华教育慈善学校小学五年级三个班、六年级两个班的中文教学工作,每周18节课,还承担了辅导学生参加演讲、唱歌、书法、汉语营等多项比赛的工作。支教期间,她潜心工作,关爱学生,着力提升华文教学水平,积极参与组织各种华文联谊活动,辅导学生参加多项泰南华文技能大赛,多次被评为“华文比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获支教学校颁发的“工作优秀奖”。

  2019年3月18日,威海北站,在掌声与鲜花簇拥中,临港区汪疃小学教师刘珊珊圆满完成为期两年的泰国支教任务返回久别的汪疃小学,看看那些久违的同事和学生。

刘珊珊和学生们愉快相处

  响应号召,她告别家人踏上赴泰支教路

  2010年8月,刘珊珊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踏上工作岗位,成为临港区汪疃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屡屡在省市级征文比赛中获奖,多次荣获“临港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17年7月,受国务院侨办和省市侨务、教育部门委派,刘珊珊作为汉语教师,远赴泰国,履行为期两年的支教任务。对于她出国任教的决定,有支持鼓励的,也有不理解反对的。她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向外国学生传播中华文化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这次赴外支教机会十分宝贵,她不愿意错过。同时,她表示会注意自身安全,请家人放心。

  背负使命,怀揣梦想。经过层层筛选,刘珊珊于2017年7月踏上前往泰国的征程,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支教生活。

  心怀责任,她在泰国讲台上绽放华彩

  刘珊珊任教于宋卡府合艾市陶华教育慈善学校,这所学校由合艾潮州会馆创办,是泰南的华文教育示范学校。“让汉语成为中泰友好的桥梁,让更多的泰国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置身异国他乡,刘珊珊暗暗许下美好愿望。

  初到泰国,面临着语言、气候、教学环境等多方面不适,刘珊珊借鉴经验,同时积极探索新策略,着力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刘珊珊和泰国学生们的日渐熟悉,原本就活泼好动的他们逐渐随性起来,把刘珊珊当初承诺的远期奖励抛在脑后,上课时转头、离开座位、说话等小动作“死灰复燃”,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所减退。面对这种情况,刘珊珊积极探索改进了教学策略,有效组织课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她的教学经验,想要抓好课堂纪律,还是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把奖惩制度落实到每节课中。

  在新的规定中,刘珊珊与学生们约定,在中文课中不许说泰语,需要说话时就说中文,如果有中文词句不会说可以请教老师,规定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之前,总有学生嘀嘀咕咕用泰语说闲话。新规出台后,学生不能说泰语,必须转化成中文,杜绝了课堂上交头接耳的现象。同时,还提升了学生讲中文的频率,扩大中文词汇量,锻炼口语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除去立规矩,刘珊珊还在班级间引入竞赛机制,每堂课哪个班纪律最好,可以减少作业,排名最后的班级则要加大作业量。学生们为了维护自己班级整体的评比结果,会约束自己的言行,并监督同学遵守纪律。

  经过努力,师生的关系越发融洽,感情也逐渐深厚。在泰国传统的水灯节,刘珊珊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水灯。看着这些心灵手巧又热情的学生们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她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在采用“规矩方圆、我们的约定”等方式组织课堂纪律、保障教学秩序的同时,刘珊珊意识到中文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一门较难学会的语种,如何让学生有足够的动力和热情去克服语言学习的厌倦情绪,体会到学习中文的乐趣?带着这样的问题,刘珊珊不断探索多种实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汉语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泰国学生歌舞、绘画、表演方面的兴趣,刘珊珊迅速探索出多种契合学生兴趣点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反馈效果。

  泰国学生在歌舞、节奏、韵律方面很有天赋,刘珊珊创新了“韵律唱词法”,学生配合拍手、身体律动,将中泰词汇按照2/4、4/4拍的节奏串联起来进行说唱,这种极富韵律感的形式受到学生欢迎。

  泰国学生擅长画画,所以绘画记词法应运而生。在当堂教学内容完成后,刘珊珊会给学生们补充一个中文词汇。她先在黑板上画一幅简笔画,配上中泰文词汇及拼音说明。学生们一边读中泰文发音,一边愉快地勾画。在画画写写读读的轻松氛围中,学生又记住了一个词。

  泰国学生大方自信,热情开朗,富有表演天分。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刘珊珊把课文改编成简单的小剧本,设置几个人物角色和适当的台词教给学生,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小组成员也可以合作商讨,增删调整台词。这些举措极大调动了学生们学习中文的积极性,一些中文基础弱的学生为了能上台表演,也发奋用功学习中文。

  “五遍记词法”“韵律唱词法”“绘画记词法”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乐于读、写、记,听说读写能力大幅提高;“替换练习、句子接龙、感情朗读、情景对话”等方法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愿意动口、动手、动脑,更好地掌握句、段、文。学生们逐渐摸索到汉语学习的规律,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肩负使命,她致力当好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赴泰国之前,刘珊珊曾前往济南进行前期培训。从那时开始,她就深深感到身上肩负的责任。在泰国,华人华侨十分注重青少年的中文教育,民间自主开办了多家华人学校,许多学校也开设有华文课程,目的就是让青少年从小学习民族语言和中国文化,培养青少年对中国的感情。

  课上,刘珊珊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由于教学条件所限,暂时不能进行多媒体教学,她就利用卡片、游戏、比赛等方法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中文。她还会给学生布置丰富多彩的手工作业,如画画学词、制作生词卡片、新年贺卡等,让孩子书写简单的汉字,从而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课余时,刘珊珊还积极辅导学生参加汉语演讲、中文歌曲比赛,制作板报、和学生谈心,让学生于润物无声中领略中华文化的风采。

  泰国南部各所民办学校每年会组织一系列华文比赛项目,包括演讲、唱歌、书法、汉语营等。泰国学生唱中文歌的发音不准,需要一遍又一遍地纠正、示范。学生对于歌曲的感情把握不到位,她也要想办法引导学生去感觉、去体悟。在这个过程中,刘珊珊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2017年10月份,第七届“国光杯”孔子课堂中文知识技能大赛的报名拉开帷幕,这是泰南地区华文教育的品牌赛事,学校十分重视。陶华慈善教育中学的林小暖报名参加二级组演讲比赛,刘珊珊也全力以赴投入到比赛前的训练指导活动中。

  林小暖的中文基础相对不错,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发音问题,语调略显生硬。刘珊珊耐下心来,一遍遍纠正小暖的错误发音,很多时候一个字词就要练习几十遍。刘珊珊让小暖认真观察口型、舌位,让小暖照着镜子比对口型,她再从旁耐心纠正、指导、练习。

  枯燥的练习加上频繁的纠错,让还在读小学的小暖倍感疲惫。刘珊珊察觉到这种情绪后,及时和小暖谈心,告诉她要想取得优异成绩,一定要精益求精,遇到困难要有耐心,有信心。在辅导的过程中,刘珊珊耐心地鼓励并帮助她,引导她正确地运用语音语调,把握感情的层次变化。有了良好的沟通,小暖的状态明显好转,演讲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

  针对小暖的怯场表现,刘珊珊还带着她在各个班级和办公室巡回演讲,丰富她的临场经验。最终在2017年11月25日的决赛中,林小暖稳定发挥,赢得了二级组演讲比赛的一等奖。

  与国光杯同时进行的还有汉语等级考试(YCT)。刘珊珊每节课都拿出部分时间给学生讲解YCT词汇,对于学困生再单独找时间辅导,或安排学习较好的学生结对子辅导。在刘珊珊的努力下,五年级一班和六年级一班YCT考试通过率均达到80%。

  渐渐地,学生的中文水平越来越高。他们高兴地称呼刘珊珊为“中国姐姐”,这个温馨的称呼,让她感动许久。

  除课堂教学外,刘珊珊还积极参与组织各种中泰文化交流活动。逢水灯节、佛诞节等泰国传统节日,她乐于加入学生,制作水灯,欣赏歌舞节目,感受当地民俗;逢端午、中秋、春节等中国节日,她带领学生了解粽子、月饼等的来历,体验包水饺、写春联、猜灯谜的乐趣。

  刘珊珊所在的合艾陶华慈善教育中学曾被国侨办评为“华文示范学校”,每年春节举行的联欢晚会暨中泰文化交流会历来是学校的压轴节目。2018年,从腊月二十二开始,刘珊珊所在的中文部就开始筹备这次活动。其中,她负责制作中文看板,指导学生制作带有中国元素的手工、艺术、成果作品等,还要和老师们采购、布置供品、包水饺等。时间紧,任务重,这些工作都要利用课外及休息时间来开展。

  泰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刘珊珊就发动学生们一起制作了贺年卡、十二生肖、剪纸等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汉语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也增进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了解。

  包饺子是此次准备活动的重头戏,8名中国老师要为校董及1300多名师生准备饺子,刘珊珊和同事们连续花了一个下午加两个晚上,一共包出4000多个饺子。“原来我饺子包得挺一般的,这4000多个饺子包下来,水平都提高了不少。”刘珊珊笑言。

  尽管繁杂的准备工作累得她腰酸背痛,但当看到一件件美丽的作品呈现眼前时,劳累和疲倦就烟消云散了。

  腊月二十九如期而至,在春节联欢暨中泰文化交流会上,中文组的展览及趣味活动大受欢迎。筷子夹豆、说祝福语、唱中文歌、品尝饺子、观赏学生作品展等互动游戏让学生们兴趣盎然,连连叫好。刘珊珊和同事们从早上7点忙到下午4点,中午都没顾上吃饭。“一天下来,大家都累得够呛。但看到会场上到处都是吉祥的中国红,学生们喜气洋洋庆春节的笑脸,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刘珊珊笑着说。

  此外,泰国的民族舞蹈、宗教礼仪,中国的剪纸、书法、功夫,两国的流行歌曲、影视剧节目、明星等等,都是她和学生经常交流的方面。

  刘珊珊还经常向学生介绍家乡威海的风土人情,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威海的特色美食、美丽风景等。

  在真诚的相处中,师生情谊愈发深厚,学生们对美丽的中国也充满向往,有不少孩子表示将来要来中国旅游或留学。离任时,学生们万般不舍,纷纷要求“老师珊珊”一定再来泰国。

  不负使命,她克服艰难困苦赢得广泛赞誉

  在泰国工作期间,湿热的气候、较重的工作量、辅导比赛的压力及对故乡的思念等,让刘珊珊的身体状况变差,消瘦、气血虚、便血,国外就医不便,她总是默默忍耐,从未请过一天假,努力调整身心状态,用最大的热情倾力工作。

  在2018年春节联欢暨中泰文化交流会上交流会结束后,刘珊珊一下子闲了下来。忙碌的工作和炎热的天气让她产生错觉,仿佛忘记了春节的来临。

  在刘珊珊这个土生土长的威海人的惯性思维中,冬天刺骨料峭的寒风、厚厚棉服包裹下的笑脸、大包小裹地囤积年货……这才是过年应该有的样子。可在泰国,仍然是炙阳烘烤、蚊虫叮咬的高温天气,放眼望去尽是异国面孔,耳边听到的多是泰语,刘珊珊怎么也找不到年关将近的感觉。

  有一天,刘珊珊去逛早市,发现市场中央布置了庆祝中国新年的装饰,广播还在播放着中国歌曲。当听到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时,美妙悠扬的中文歌声让她瞬间流下眼泪来。

  “回去的路上我的眼泪还是止不住,特别想家,想家人。”这是刘珊珊第一次不能和家人一起过春节,她说自己心里的那份牵挂和思念浓得化不开,遇到某个情景触动就会被激发出来。

  “之前还没多大感触,这次终于切身体会到那些因工作不能和家人春节团圆的人们真是不容易。”闲暇时间,刘珊珊经常用手机和家人一起视频聊天,以慰相思之苦。

  在泰国的日子里,尽管少了家人的陪伴,但辛勤的付出也让她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腊月二十八下午,刘珊珊来到教室正准备上课,点名时发现好几名学生不在,正在纳闷时,学生们突然全体起立合唱《生日歌》,先前点名缺席的几个孩子也从门外走进来,捧着已经点燃蜡烛的蛋糕,用不太标准的中文说道,“老师,我们爱你!”刘珊珊这才恍然大悟,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听着他们简单质朴的话语,心里又是一阵波涛起伏,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往年生日我都是到姥姥家拜年时过的,今年这个无比幸福的生日纪念是孩子们给予我的。”刘珊珊幸福地说道。孩子们送给她一只紫色的毛绒小象,象征着“中泰一家亲”;在她的衣服上贴了很多心形贴纸,代表着对老师的爱,希望能用这份礼物让老师淡忘思乡之苦。“能被学生这样爱着,工作中的苦累又算什么呢?”刘珊珊感慨道。

  这些忙碌、喜悦、思念和感动,让刘珊珊这个春节过得格外特别。春节休假的这几天,她走出宿舍来到合艾市的街头,看到街道上多家商超、店铺、善堂等都悬挂灯笼、张贴春联,那点点红色彰显出祖国的日益繁荣,大大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作为一名外派教师,我深深地为自己的同胞和祖国感到骄傲。我要竭尽所能做好本职工作,教好学生,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泰文化交流,不负这新的一年。”在合艾市温暖的艳阳中,刘珊珊内心暗暗许下诺言,希望在新年里能够收获更多的成绩和感动。

  经过不懈努力,刘珊珊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中文部领导的高度赞扬,教学方法被借鉴推广;辅导学生参加YCT(汉语等级考试),取得优秀的成绩;连续两年辅导学生参加“国光杯”汉语演讲比赛,均获一等奖……任期结束,学校授予刘珊珊“优秀教师”奖。

  “‘魅力汉语情,中泰一家亲’。用我生命中的一段时光,让汉语在更多的泰国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刘珊珊欣慰地表示。

刘珊珊相关资讯:

【刘珊珊】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刘姓名人

师德楷模

同年(1986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