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文化艺术 > 覃必森

覃必森:公安县覃园农耕民俗文化馆馆长

  覃必森,男,1956年9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覃园农耕民俗文化馆馆长。为传承弘扬传统农耕文化,覃必森历时20多年,走遍公安县和周边县市的近百个乡镇村组,自费收集整理近万件农耕民俗物品。耗尽积蓄,自筹资金近90万元,建立“覃园农耕民俗文化馆”,再现悠久农耕文化根脉,并免费对外开放,累计接待参观人员近2万人,相继承办天露湖丰收节等农耕民俗展。

  走村串户 初心化使命

  覃必森从小就对农耕文化有着浓厚的情结,从2004年开始,他走村串户收集传统农耕用具,把他的积蓄都尽数投入到其中。为了筹集更多资金,他利用休息时间,骑着三轮车去打零工、肩挑背扛卖过啤酒、轮渡码头卖报纸……覃必森为了农耕文化传承事业,顾不上所谓的“面子”。当他骑着一辆破旧三轮车走在乡间小路上,当他灰头土脸地在乡村废墟中寻找废弃物品时,当他与农妇老妪为一件价值不过10元的过时农具讨价还价时,家人和朋友们都惊诧于他这副形象。

  但对于旁人的质疑和白眼,覃必森全然不顾,全身心地扑在收藏上。在他看来,这些老物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农耕物品,更多的是一代人的印记和国人的乡愁。20多年来,他走遍公安县和天门、松滋等周边县市近百个乡镇村组,自费收集各类农耕器具约1万件,收集回来后,覃必森还对这些物件分类整理、挑选和修复,让它复归完整原貌。

  自费建馆 倾家付农耕

  收集的农耕用具展品日益完备后,为坚守自己对传承农耕文化的和初心,覃必森毅然卖掉县城里的房子,在公安县杨家厂镇购买了一套民房,以“保护农耕历史遗存,传承农耕文化精神”为主旨,改造成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的覃园农耕民俗文化馆。一开始农耕民俗文化馆并未引起周边人的注意,但其突出的特色和独有的时代沉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参观,影响也逐步扩大。慕名来参观的人们纷纷表示,看着这些农具,勾起了过去的回忆,撩起他们的乡愁。

  为了让这些农耕器具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2017年5月1日,覃必森决定将私人收藏转变为免费对外展出,并承担馆内全部日常开放维护的支出。为方便大家参观了解,覃必森还对展示的每类农具都配上文字解说,描述其功用和相关历史文化故事。走进农耕民俗文化馆,犁、耙、耖、鱼篓、石磨等琳琅满目的农耕用具和生活用品映入眼帘,洋溢着传统农耕文化的浓厚气息,仿佛诉说着古老的农耕生活场景与悠久的农耕文化根脉,唤起了人们儿时的记忆,留住了渐行渐远的乡愁。

  留住乡愁 义务建传承

  一谈起自己收藏“老古董”“老物件”的经历,覃必森总是侃侃而谈:“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始终对农耕文化有着浓厚的情结。虽然这些东西已经过时不用了,但也是历史传统文化的见证”。传统农耕用具虽然会被替代,但是农耕社会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传承下去。覃必森希望借助展品,让后代感受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同时能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吸收和传承。

  为了将农耕民俗文化故事更好地讲给年轻一代听,覃必森没少动脑筋,他表示:“让观众既是参观者又是体验者,所以我们就(准备)增设一些体验项目,打个比方,比如说陶艺、推磨、纺纱、打糍粑。这些不仅仅是看,还要动手体验。这样一看二体验,活动内容就丰富了,这样的话,对文化传承的效果就更好了。我们下阶段改造的重点就是朝这个方向去发展,去设计、去努力。”这些体验元素,赋予了农具更多的新鲜感,能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农耕民俗历史和农耕文化精髓。

  覃园农耕民俗文化馆正式开馆以后,受到四面八方游人的热情“点赞”,接待观众近2万人,成为公安县中小学研学基地、单位党日活动场所和县内外文学艺术社团和农耕文化爱好者的采风目的地。2018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湖北天露湖万亩香稻旅游文化节在公安县举行,覃必森收藏的“木牛流马”方一亮相,就受到了群众的喜爱。他决心把这些融汇了先辈们智慧与勤劳的传统农耕文化,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让大家的乡愁软着陆,从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覃必森】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覃姓名人

文化艺术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