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王武山

王武山: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霍尔奇镇前进村村民

  王武山,男,1966年7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霍尔奇镇前进村村民。24年的坚守,他以一己之力为1000多亩荒山披上绿衣。

  心中有梦 眼中有光

  1999年,王武山与友人承包了村里的1000多亩荒山。刚承包时,其貌不扬的荒坡上没有树,只有满目荒凉。山上离村里很远,没有大路、没有水源,更没有树苗,要想栽成树是极其困难的事,友人退缩了,但王武山没有动摇。

  没有水,王武山就在荒山中央打一口井;没有路,他就开辟一条小道往山上背树苗。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成效、让荒山变绿,王武山开始在荒山上自己育苗,栽白杨树枝段。他还制作了栽树的特用工具,制作了2个带握把的一尺来长的铁棍,他每日跪在地上用铁棍扎洞,每扎一个洞,就往洞里栽一颗白杨树段,大大提高了栽树的速度。寒来暑往,王武山一次又一次地往返到山脚挑水浇灌,精心呵护每一棵树苗,使一棵棵小白杨长成参天大树,让荒芜的山坡穿上了希望的“绿装”。

  白杨树段栽完了,王武山开始在阿荣旗新发乡大有庄、黑龙江省甘南县等苗圃多次购苗。手里的钱用完了,他就把养殖多年的肉牛和马一次性全部卖了,卖了20余万元。转身他便投入了全部家当,购置了落叶松、四季常青、樟子松、果树苗,还买了拉水的四轮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武山继续在山上挖坑、植树、浇水、打药、除草、修枝……

  2014年,王武山在山坡最高最陡处种植了近千棵松树,用坏了7把镐头,穿破了3双劳保鞋。疲倦到无以复加的他下山休息了3天,再上山时,发现大部分树苗都被羊群啃得七零八落,还有些被无情的大火吞没,他看到这个情景,眼泪止不住地落下来,“这下完了,这下完了……”但即使这样,王武山也没想过放弃。他说:“我这个人犟,偏不服输,我的目标就是让这荒山长满绿树,造福子孙后代。大不了,从头再来,干啥咱都不能半途而废。”

  以林为家 无怨无悔

  王武山总是身着补丁粗布衣服,脚穿劳保鞋。他居住在深山处约20平米的破旧土坯房里,背倚山坡、前接树林,室内无家具、无电器。夏季在房屋周边种点菜,冬季吃点白菜、咸菜,从不舍得买好吃的。为了节省时间上山多干点活儿,他一年四季中午往山上带饭,生活极其节俭。据王武山侄子王金成介绍说:“他这个人对植树造林特别执着。有一次积雪已经到膝盖了,生病的他强撑着说自己没事儿,还是我给他送的药。他说,大家能帮就帮一把,帮不上,自己也要把这件事儿做下去。”

  多年来,王武山以大山为友,以树木为伴,与绿色相依。他先后栽植松树6万余株、白杨4万余株、果树1万株,造林1000余亩。如今,山已成林,树已成荫,大家都以为他至少要卖一些树来维持生计,但他每次都是毫不犹豫地说:“一棵都不卖!我为的就是多栽树,美化环境,建设生态,造福后代,这些都是我的心血、我的宝贝、我的命根子。要是卖了,这山不就又秃了嘛,那不是前功尽弃了吗?”

  24年的造绿、守绿、护绿,把光秃秃的大山变成了苍翠的林海。当年那个30岁出头的小伙子如今已两鬓斑白。王武山用一腔孤勇、一把锄头、一双手绘就了一幅壮美的生态画卷,为子孙后代筑起了绿色屏障。

王武山相关资讯:

  •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王武山】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王姓名人

    身边好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