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群英荟萃 > 董永强

董永强:河北雄安新区雄县米家务镇中心校党支部副书记

  董永强,男,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雄安新区雄县米家务镇中心校党支部副书记,雄县第一届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获得者,雄县教育教学管理先进个人,雄安新区骨干教师。他多少年如一日,立足本职岗位,笔耕不辍,传承红色精神,传承雄安文脉。董永强先进事迹曾被《河北经济日报》《河北工人报》报道,中央电视台“影像方志”栏目组,河北日报官媒“红色档案印初心”栏目组,都因他的出色表现对他进行过专访。

  不忘初心传承历史文脉

  “心牵家国情何切,腹有诗书气自华。”董永强虽已临近天命之年,但无车无楼,然而他却又是那么的“富有”。因为他总是激情满怀,因为他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用文字记载雄安,用心血传承文脉”。他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熟悉家乡的点点滴滴。他始终在用真情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董永强生活的家乡——雄县米家务镇,是革命老区,原冀中十分区司令部、政治部活动的中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英雄的米家务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这片热土,像余秋里大战板家窝、刘秉彦旷伏兆生死相约、开国将军刘佩荣、骑着毛驴打鬼子的朱德生等,米家务英雄的故事比比皆是。为了秉持“传承红色精神,让每个人都有发展”的育人理念,不知有多少个节假日,寻踪采访,多少个不眠之夜伏案敲字……“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他主编的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校本教材《红色米家务》,终于在全镇中小学投入使用。通过该课程的开设,学习红色米家务革命精神,理解和弘扬红色米家务革命精神,极大激发了广大师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报效家乡的雄心壮志。他所倡导、实施的红色文化进课程、进课堂、进课表,走在了雄安新区的前列。

  记录乡愁歌颂大美雄安

  董永强还是一名业余作家和乡土诗人。雄安新区成立以来,为传承雄安三县文化,他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与不懈努力。业余时间他负责着河北百佳自媒体“雄媒社”专栏“雄安史话”的编撰工作。由他编撰的“雄安史话”深受广大雄安网民的喜爱。记录雄安乡愁,歌颂大美雄安。董永强还是一名乡土歌词创作者。由他创作的《雄州古道米家务》《我的家在杨庄》《我们是雄县教育人》满满的乡愁,朴实的语言,在家乡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董永强的新作《大清河水十八弯》《我们的大雄安》更是唱出了雄安人民的心声。说起《大清河水十八弯》《我们的大雄安》的创作,因为他觉得雄安三县人杰地灵,雄安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三县人民在翘首期盼新区美好明天的同时,也夹杂着悠悠乡愁,萦绕心头。于是他想要创作一批专门为雄安人民“量身定做”的歌曲。在寻找灵感中,大清河这条雄县人民的“母亲河”的身影映入了我的眼帘。顺着大清河的思路,宋辽边关古战道、容城三贤文化、雄县安新古乐、雄县鹰爪翻子拳、安新芦苇艺术等这些雄安三县的文化元素,不正是雄安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吗?抓住这些闪光点,无尽乡愁也便融入其中了。现如今雄安业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同步推进的关键时期,展望未来雄安人民更是豪情满怀,正像他创作的歌词中写的那样,“蓝绿交织宏图展,撸起袖子哟,雄安正扬帆……”“酒香不怕巷子深”, 人民雄安网、 雄安之声、《河北工人报》《河北经济日报》《河北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对他扎根基层,致力于传承雄安文化的先进事迹予以高度评价和重点推介。

董永强相关资讯:

  • 2021年河北好人

    【董永强】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董姓名人

    群英荟萃

    同年(1969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