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英雄烈士 > 王海萍

王海萍:革命烈士

王海萍

  王海萍(1904——1932),原名朝鸾,字翔林。1904年出生于海南琼山县那流市(今海口市长流镇)堂善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上几代均是文人。父亲王国榜是当时府海地区有名的教师,曾任小学校长多年,母亲陈氏。王海萍为家中长子,有弟妹五人。

  王海萍少年时,王海萍在琼山县第三区那流市小学、传桂村储英小学分别读过书。

  1917年秋,考入琼崖中学(今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他聪明好学,有“那流才子”之称。

  1922年秋,他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后转读东华大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1925年5月“五卅运动”爆发时,上海的工人和学生掀起革命浪潮,开展反帝斗争,主海萍积极参加示威游行、散发传单、讲演和罢课等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由叶文龙、陈德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叶文龙、陈德华等联络在上海读书的琼崖籍进步青年,成立“琼崖青年社”,主编并出版《琼崖青年》杂志,宣传革命思想,王海萍常为此刊物撰写文章。

  1926年4月,王海萍到广州投奔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并参与北伐,从事政治宣传工作。后来国民革命军第四师扩编为第十一军,王海萍任该军政治部宣传股长。他积极地宣传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927年4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建立起南京国民党反动政权,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王海萍从武汉赶往南昌,参加了周恩来、贺龙等同志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后随起义军从江西福建广东潮汕地区。叶、贺起义军在潮汕失败后,王海萍受党中央的派遣前往福建,任中共闽南特委委员,在艰苦、危险的环境中,深入漳州厦门一带工厂、农村、学校,联络各地在大革命失败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同志,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重建工会、农协,发动和组织工农运动。

  1927年12月4日,根据党中央关于“统一领导以厦门为中心的闽西南党组织和以福州为中心的闽北党组织”的指示精神,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在漳州成立,王海萍当选为省委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

  1928年1月,为了推进武装斗争,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在厦门召开紧急扩大会议。会议确定党的任务是健全扩大党组织,领导农民抗捐抗税、镇压土豪劣绅,实行土地革命,由武装暴动转为游击战争,以至汇合为总暴动。同年2月10日,福建省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厦门召开,会议选出了新省委常委会,罗明任书记,王海萍当选为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3月,平和县广大农民群众在共产党员朱积垒等领导下,发动武装暴动。王海萍在为省委起草的《为平和暴动告工农兵群众》、《致平和工友农友书》中,热情讴歌和支持农民武装暴动。平和武装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点燃了福建西南部农民武装斗争的烽火。龙岩、永定、上杭等县在邓子恢、张鼎丞等同志领导下,先后爆发了武装起义。为了形成一个乡村武装割据的局面,中共福建省委派王海萍到永定建立中共闽西特别委员会并兼任特委书记。7月初抵达永定后,王海萍即与张鼎丞、邓子恢等成立闽西特委,率领永定、龙岩、上杭三县的农民武装攻打龙岩城,因敌人防守严密。屡攻不下,遂将农民武装转移到龙岩白土集中整编,正式成立3个团,成立闽西暴动总指挥部,王海萍任总指挥,以永定溪南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8月,王海萍任省委候补委员、宣传部长,主编省委机关刊物《烈火》。在福州鼓山秘密举办党员训练班,随后又在厦门举办中共闽南、闽西各市县委员会负责人培训班。王海萍在闽西特委工作时间虽短,但为日后在永定成立溪南区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红四军入闽,创立和发展闽西革命根据地。5月,王海萍任福建省委常委、军事部长兼农民部长,不久任福建省军事委员会书记,贯彻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在厦门、福州秘密建立工人自卫队和赤卫队,对党员加强军事化训练,输送优秀工人到革命根据地参加红军,并在永春县、安溪县、同安县等县建立农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至1929年底,福建全省已有20多个县建立起党组织,党员达3000名。

  1930年2月,王海萍当选为福建省委执行委员会委员、省军事委员会书记兼省委宣传部长。同年3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在闽西特委协助下,王海萍将闽西各县的农民赤卫军6个团3000多人,组编为工农红军第十二军,直接归中共中央和红军前委领导。5月25日,由罗明(省委书记)、王海萍(省军委书记)、谢景德(省委组织部长)、王德(团省委书记)和陶铸(省军委秘书)等五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在厦门组织武装劫狱,营救出被捕的40多位同志。同年夏,王海萍代表福建省委赴上海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筹备会。返回后,他传达了会议作出的关于“闽西苏区和红军为广东领导,命令闽西红军进攻东江、潮汕,夺取两广,会师武汉”的错误决定。此次会议中李立三的“左”倾错误遭到省委罗明、王德等领导同志的抵制和反对,经过争论,王海萍同意了罗明、王德等同志的意见,并向中央作了报告。中央却批评福建省委犯了“右倾保守和地方观念”的错误,责令省委应无条件地执行中央政治局的决议,致使闽西红军在军事上遭到失利,党在白区的工作也受到影响。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李立三的“左”倾错误。

  1931年1月,罗明、王德等同志先后调往上海党中央另行分配工作,王海萍接任福建省委书记。在以他为首的福建省委领导下,各地的农民武装斗争此起彼伏,不断发展。但国民党反动派更加疯狂地镇压革命活动,到处派遣军警、特务,搜捕共产党的地下人员,破坏党的组织。3月25日,秘密设在厦门鼓浪屿的福建省委秘书处和宣传部被敌人破坏,省委常委兼秘书长杨适(峻德)、省委宣传部长李国珍和秘书处干部梁慧贞(王海萍的爱人)等同志被捕,先后牺牲。王海萍幸得邻人通知才幸免于难。党的组织被破坏后,王海萍立即与邓子恢、蔡协民等一起建立省委办事机构,继续领导革命斗争,并于3月底前往上海,向党中央汇报情况和接受新的任务。党中央决定暂不重建福建省委机关,福建白区的斗争以分别成立厦门、福州2个中心市委来领导的办法解决。7月17日,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成立,王海萍任市委书记兼军事部长,继续领导厦门、漳州、泉州的革命斗争。

  1932年4月,王海萍会同陶铸、邓子恢、蔡协民等领导地方党配合毛泽东、聂荣臻等率领的东路军解放了漳州城。由于王海萍在漳州的公开活动中暴露了身份,被国民党特务识别并秘密跟踪,东路军撤出漳州,实行战略转移并返回江西后,王海萍秘密返回厦门,继续领导厦门中心市委的工作。6月,由于叛徒出卖,王海萍在秘密接头地点厦门中山公园被捕,不久惨遭杀害,时年28岁。

  1951年琼山县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王海萍相关资讯:

【王海萍】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王姓名人

英雄烈士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