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群英荟萃 > 张锡芝

张锡芝: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郝家山村党支部书记

  张锡芝,女,1945年3月出生,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郝家山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担任郝家山村党支部书记,时逢村集体经济欠债28万元,“两委班子”人心涣散,群众怨声载道。18年来,她勇敢挑起这一烂摊子,在丈夫被查出身患重症的情况下,仍拿出个人多年积攒的6万元辛苦钱购买修路用料,并历经丈夫重病离世留下大笔债务、父亲离世、抚养智障的儿子和年迈的母亲等诸多挫折和困境,多方奔走带领群众修路、通自来水、就业致富,成为村里村外人人都竖大拇指的“好书记”。

  “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小事,我们也乐意找张书记!”这是临港区草庙子镇郝家山村村民们对张锡芝的信任。

  “老百姓的事,不管是什么,样样都得办!”这是张锡芝对村民们的承诺。

  说到张锡芝——临港区草庙子镇郝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很多人都不陌生——56岁上任,18年如一日,挺过了丈夫重病离世、背负大笔债务、照顾智障儿子和年迈母亲等困难,带领群众修路、通自来水、就业致富,她心窝子里揣的都是老百姓的事。

  上任伊始,拿出个人辛苦积攒的6万元钱修村路

  十几年前,在草庙子镇郝家山村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马家口子、郝家山,刘章、蔄山一线穿,吃个饼子过个年。”郝家山村集体经济落后,贫困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而如今,村里崭新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家家都住上了新房,户户都有增收致富的门路。人们很难想到,带领这个小山村走出困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就是郝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张锡芝。

  日前,笔者来到张锡芝家里时,她刚刚把46岁的智障儿子哄睡,又忙着给96岁的老母亲做饭。

  “真不好意思,因为平时要为村里的事忙这忙那,家里有些乱。”张锡芝笑着说。虽然已经74岁,但她依然显得很硬朗,话语沉稳,行动干练。

  谈起自己18年来的“村官路”,张锡芝显得很平静,但熟悉的人都知道,她这一路走来绝对可以用“荆棘满途”来形容。

  时间倒回至2001年。那时候的郝家山村集体经济落后,欠债多达28万元,两委班子人心涣散,群众怨声载道。面对这样一堆烂摊子,没有人愿意出来当这个党支部书记。眼瞅着村子一天不如一天,张锡芝心里着了急。“俺妈从小就教育我要知恩图报,村里有了难处,党员就应该主动站出来。”张锡芝说。

  可一个女人想要当书记,哪有那么容易。不仅村民瞧不起她,连自己的丈夫、父亲等家人都极力反对。“说实在的,我这个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别人越是看不起我,我就越要做出个样来。”张锡芝说。靠着党员们的支持,张锡芝才勉强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

  村路破旧一直是郝家山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那时的郝家山村只有50多户,不少人家里都有苹果园。由于村路不好走,每到苹果收获季节,村民们只能开着农用车,一趟一趟地往外送。赶上下大雨,路不仅泥泞,路中间还被雨水冲得坑坑洼洼,很是难走。于是上任伊始,张锡芝就着手为村民修路。可当时村集体不仅一分钱没有,还欠债28万元,连村干部的工资也多年没有兑现。怎么办?张锡芝在家人反对下毅然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拿出个人多年积攒的6万元“家底”。可就在她作出决定后不久,丈夫就被查出重症。“老天爷好像跟我开了个玩笑。”张锡芝说,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张锡芝没有动摇,她仍坚持拿出6万元来备料,勉强让工程开了工。

  在她的执着精神感动下,村里的党员和群众也纷纷加入到修路的队伍中,那阵儿,她既要照顾病榻上的丈夫,又要忙于修路工程,一天下来,身子骨就像散了架似的难受,饭都不想吃一口,累得倒床就睡。经过半个月的奋战,3条共8000多平方米的柏油路顺利竣工,看着大家一张张笑脸,听着他们一句句赞美的话语,张锡芝真正感受到能为大伙办些实事是多么幸福。

  频遭家庭变故,却永不停歇为民办事的脚步

  2003年,张锡芝上任第二年,她的丈夫就因病情加重最终去世,祸不单行。2004年,80多岁的老父亲也去世,丈夫的巨额医疗费用已花去了家里的大部分积蓄,只留下了一个需要照顾的弱智儿子和年迈的母亲,这样的打击让张锡芝几近崩溃,她多次在深夜里哭醒,有时甚至想过放弃书记的职务。

  “那时候真的太苦了,要同时照顾一老一小,还要管村里的那么多事。”张锡芝说。的确,这样的情况对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说都非常困难,更何况张锡芝当时是一个年近6旬的女人。终于有一天,张锡芝真的坚持不住了,她把辞职信递到了镇上,可镇领导一说村里的老百姓需要她,张锡芝就动摇了。

  “我不能辜负群众的期望!”张锡芝说。从此,生活的艰难与痛苦,百姓的家常琐事,全都由她一个人担。她咬着牙,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其中的酸楚也只有她一个人知道。但十几年来,她从没有停止为民办事的脚步。

  “农村官小责任大,做一个村党支部书记要明确自己的地位和任务,村民的大小事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来办,每一件事都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是张锡芝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笔记中的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平日里,只要有闲暇时间,张锡芝就会骑着摩托车走门串户了解民情,只要村民需要办事,她就会骑着摩托车往返在村委会、镇政府之间。

  “只要群众有需求,她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办,需要到镇上办的,她就骑摩托车亲自去,需要到市里办的,她就起早坐110路公交车去市里办。”村里90多岁的老党员鞠维贞说,“有这样的好书记,真是俺们村的福啊。”

  当笔者问起是什么让张锡芝这样一直默默地奉献着,张锡芝笑着,又给笔者拿出了一页笔记,“我们干部手中的权利是群众给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应把群众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充分认识到农村干部不是争的,而是干的。”“党的政策再好,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是不能改善人民生活的。”“群众路线教育,思想教育是主要,生活要提高,就要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当干部要先有肯吃亏的思想,肯吃亏才有权威。”“干部要说到做到,才能有信用,几年来,只要党委政府布置的任务我们都圆满完成。”“当干部为人必须清廉,集体的钱是村民共有的,一分一毫不能随便使用。”……

  笔记上的每一条,张锡芝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她的付出也同样了得到了村民们的回报。在郝家山村,张锡芝的智障儿子成了全村村民的儿子,她的儿子会经常在村里乱跑,张锡芝有时有事也照顾不了,但无论他跑到谁家,那家人都会像对自己家人一样照顾他,给他好饭吃,让他睡暖炕。

  两袖清风,致富路上数百万元补偿款全部惠民

  张锡芝常说,老百姓富了,咱也能跟着富。上任以来,为了让这个负债累累的小山村能走出贫穷,张锡芝可以说费尽心思,经常晚上睡不着觉。她主动外出联系投资方,将村北的山地租了出去,不仅为村集体带来每年10多万的租金收入,还利用个人的关系,陆续为各户村民房前屋后修建了水泥路,为各家各户通上了免费的自来水。村里原来有10余间集体破房子,张锡芝经过多方联络,将房子一次性出租了20年,不仅又为集体增了收,还解决了村里3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在张锡芝的带领下,郝家山村不仅陆续还清了村里原来的“欠账”,还变得越来越富裕。但正如笔记上说的那样,不管怎么富,张锡芝也从来不拿老百姓一分钱。有的村民都买了小汽车,但张锡芝依然骑着小破摩托车,家里装修得也非常简单。

  2007年,随着临港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村里先后被征用了200多亩土地,村集体账上一夜之间出现了三四百万元的土地补偿款。面对这么多钱,有些人开始坐不住了,有的要求干脆把钱分了,有的说早晚会被村干部花光……一时间,各种风言风语开始传开。

  “那是村民的养老钱,决不能乱花。”张锡芝说。为了打消老百姓的疑虑,她严守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每花一分钱都及时公开,让老百姓心里明白、亮堂。为了能让这些钱惠及村民,张锡芝召开了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商量着为村民办理养老保险。会议通过后,村里为73名适龄村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如今,他们每人每月可领到185元的养老金,并且这个数还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不断增加。“钱虽然不多,但总算有了一份稳固的保障。”许多村民高兴地说。

  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村里环境差,2011年,张锡芝还主动找到镇上,争取将村里列入市级环境综合整治村,带领党员、村民代表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仅用一周时间便拆除了全村的所有违章建筑,彻底改写了过去的落后现象,使小村呈现出村容整洁划一,人们和谐相处的新面貌。

  如今,通过旧村改造村民都搬上新楼房后,张锡芝依然为群众默默的付出着,大伙有什么事也都愿找她帮着拿主意。面对自己已过七旬高龄,她却乐观地说,“只要群众需要她,她就会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

  获得的主要荣誉

  2019年,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12年被省妇联授予“巾帼增收带头人”荣誉称号;2016年被威海市委授予“威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14年被威海市妇联授予“威海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0年被市妇联授予“威海市优秀妇女干部”荣誉称号。

张锡芝相关资讯:

【张锡芝】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张姓名人

群英荟萃

同年(1945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