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世纪名人网 > 人物故事 > 祁怀清

祁怀清:永远的故乡和童年

冯知明云梦泽》——作者:祁怀清

  手不释卷地一口气读完《云梦泽》(国内版)、《生命中的他乡》(海外版),掩卷深思,脑海中不间断闪现出诸多感触,犹如雄鹰在群山之巅悠悠盘旋,久久不肯散去。

祁怀清

(传说中的三千年云梦古泽)

  一、记忆中的山,梦境里的水,是游子对于故乡永久的思念

  莫言曾经说过,一个作家难以逃脱自己的经历,而最难逃脱的是故乡的经历。有时候,即便是非故乡的经历,也被移植到故乡经历中。

  想要清晰解读《云梦泽》(国内版)、《生命中的他乡》(海外版),首先要搞清楚小说作者的故乡,以及他在故乡的经历。

  非常明显,冯知明的故乡并非一处,而是有数处之多。

  (一)云遮雾罩的云梦泽是他的精神家园。

  有人会质疑,说云梦泽只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传说,现实世界根本不存在。

  是的,作为局外人,可以提出这样的质疑——正如对于桃花源一样。但是作为桃花源中人,是会坚信桃花源的真实存在的,此中有真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云梦泽人,耳濡目染,被云梦泽文化浸淫了数十年,在上古神话或历史典籍,也多次触摸过它的魅影,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去怎么都在感受不到“气蒸云梦泽”的震撼,我也曾怀疑过云梦泽的子虚乌有,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看到一张长江全景图。站在那张让人震撼的《长江3D地形景观图》面前,我蓦然发现,在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地带,有一个30000多平方千米的江汉平原。它和长江南岸1000多平方千米的洞庭湖平原,一起被称为“两湖平原”。两湖平原的东边是大别山,南边是罗霄山和雪峰山,西边是武陵山和武当山,北边是伏牛山。长江和汉水从这丛山环绕中脱颖而出,只要在从武汉九江的某个点位,在长江之上筑起一道类似三峡工程的大坝,上古神话和历史典籍中多次出现的云梦泽会立马重现。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制作一个沙盘,验证一下,很快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也正是“沧海桑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成语和俗话的神奇所在。还有在数年以前,汉川市引进中广核拓普公司、武汉红旗铁塔公司、金东方外国语学校等单位,落户在刘家隔镇的金鼓城产业园。做地质勘探时,必须把探桩打到地下10多米以外,才能穿透淤泥层。修建道路时,必须清理地表下面1至2米深的淤泥层,再用石渣进行回填。有一次我陪同几位领导视察金东方外校基建工地,看见翻出来的淤泥中布满了各式各样的贝壳。同行中有市教育局局长,那时他的孙子刚上幼儿园,特别喜欢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贝壳。我随手捡了一个塑料袋,让教育局长带回去骗他的孙子,说是从海南的沙滩上捡回来的。不想那个龟孙子竟然真的信以为真了。这也表明,在江汉平原广袤的大地上,一些现在修建城镇和工厂的地方,在若干年前确实曾经是沧海和湖泽。

  自古以来,云梦泽就是土匪湖霸出没的地方。这是有史料记载和实物见证的。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公元前505年前后,孙武和伍员率领吴军攻入楚国的郢都,楚昭王弃城西奔,进入云梦泽,被数百名草寇围困。草寇用戈击昭王,幸好有王孙由于和垌姓宫女救驾,昭王才逃过一劫。王孙由于身受重伤,被楚成王时期的令尹孙叔敖显圣救活。垌姓宫女则死于非命。楚昭王复位后,没有忘记垌姓宫女的救驾之功,为她在葬身之地修建了墓冢。这也是古镇垌塚得名的最早由来。该墓冢遗址在今垌塚镇同兴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附近,外形为圆台形,底部直径30多米,高约10米,冢室面积约100平方米。明末张献忠攻陷汉川时曾盗掘过此墓。二十世纪50年代,从墓中出土了一批石桌石凳石人石马石碗石杯石壶和象牙筷子等文物,被荆州市博物馆收藏。

  (二)饱经沧桑的汈汊湖是他的父母之邦。

祁怀清

(百湖之湖的汉川汈汊湖)

  汈汊湖的历史与云梦泽高度相似,仅差一点点,就被人从地球上轻轻抹去了。

  据历史资料记载,唐宋时期汈汊湖的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宋代以后,人们在这里大举围垦,相继形成汈汊大垸、十八里垸等200多个围垸,以及汈汊湖、四荡湖、五荡湖、三台湖、肖畈湖、龙赛湖、天鹅湖、茫洞湖、老观湖、肖严湖、沉泥湖、龙骨湖、白鹭湖、东西汊湖和中洲湖共15个分涨则合、水退则分的湖泊群。总水面为599平方公里,其中汈汊湖水面285.5平方公里,居湖省大型湖泊的第二位,仅次于洪湖。

  20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成倍增加。为了解决广大群众的基本口粮问题,汉川、天门、应城三地对湖泊进行大规模的围垦开发,大面积的原始湖泊被改造成良田和精养鱼池。据1983年《湖北省湖泊变迁图集》资料统计,汈汊湖的面积由285.5平方公里减少为86.7平方公里,被固定成包围在东南西北四条干渠之内,长16.1公里、宽5.5公里、面积为13万亩的全封闭内陆湖泊。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养殖条件的改善和养殖水平的提高,也是因为利益驱动,汈汊湖被围垦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精养鱼池,剩下连片的自然湖泊面积不足4000亩。进入新千年以后,湖北省出台《湖泊保护条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汉川市强力推进退垸、退渔、退田工作,恢复自然湖泊面积7.3万亩,是湖面最小时的20倍。

  “穷山恶水出刁民”,是神州大地共同的苦难记忆,汈汊湖也概莫能外。湖成之初,人烟稀少,茅草芦苇丛生,港汊交错,是土匪强盗等“刁民”出没的场所,所以人们把这里叫作“刁汊湖”。本地人觉得“刁”字不雅,就改作“汈”字。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刁汊湖”和“汈汊湖”是同时存在、混淆使用的。

  到了土地革命时期,汉川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发动汈汊湖风暴,全县各地建立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减租抗租,汈汊湖成为湘鄂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赤卫队、游击队、农军三千余人加入驻扎在汈汊湖畔的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团,一批汉川籍英雄跟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唐金龙、刘清明、万振西、陈文彪等成为开国将军。

  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陶铸、陈少敏等老一辈革命家先后来到汈汊湖,以此为中心,开辟抗日根据地,四千汈汊儿女参加新四军。抗日武装力量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利用熟悉湖河港汊的优势,成功发起皮条集阻击战和中支河伏击战,击毙日军50余名,生俘日军中队长以下官兵5名,击死击伤日伪军500多名,缴获平射炮1门、重机枪1挺、长短枪270支。汈汊湖成为新四军五师和鄂豫皖抗日根据地的可靠后方。美国进步女作家史沫特莱还专程到汈汊湖采访,高度赞扬了汉川军民的抗战精神。

  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汉川游击队和民兵武装配合江汉军区部队,同样是以汈汊湖为后方根据地,男女老少齐上阵,三打汉川城。1949年5月6日,胜利的红旗插上城头,汉川全境解放,人们挥动红旗欢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鉴于汈汊湖儿女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做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吕叔湘先生和丁声树先生在五十至七十年代主持编写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词典时,弃“刁”而用“汈”,“汈汊湖”一词由此定型,正式出现在新中国最权威的辞典里。

  (三)与良湾李家台毗邻的冯家湾是他的出生之地。

  冯知明的出生地与我的出生地白鹭垸上房台只有10里之隔。所谓“湾”和“台”,就是湖泽中的高地。在儿时的记忆中,那些湾台如同一个个彼此独立的孤岛一样,被一望无际的湖水环绕着。到了夏天,进入丰水期,“水漫金山”情景剧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上演,怎么都避免不了。后来在伟大领导提出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下,通过开挖中支渠、新虾渠(新堰至虾集)及一系列水利工程的配套完善,让渍水退去,陆地才显露出来。从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水漫金山”的景象逐渐成为历史,那时故乡在我脑海中的记忆是这样的:

  读小学时,每到冬天,我都不用走路,而是溜着冰去上学或回家。说是溜冰,其实是在冰面上行走。有一次溜冰溜累了,坐在冰面上休息。低头一看,惊呆了,冰面下出现了像猫又像狗的东西,在水底快速游动着,搅起一股股浑水,如同湛蓝的天空中有飞机划过,拉扯出一长串不断伸长变粗、最终慢慢散去的花絮。回来跟大人讲,大人说,那是从汈汊湖过来走亲戚的水獭,饿了,在水底捕鱼充饥呢。那是我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自然状态下见到水獭(那就是冯知明笔下大写特写的水猫)。尽管以后在动物园、在电视中多次见到此物,却再也没有了儿时初见时那种惊鸿一瞥、矫若游龙的刺激和震撼。

  另外,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武汉,德国的柏林和法兰克福,还有法国巴黎,也都是让作者流连忘返的第二、第三故乡。

  故乡的经历,以及从他乡移植而来的经历,聚合到一起,就形成了这部洋洋洒洒,蔚为壮观的《云梦泽》(国内版)、《生命中的他乡》(海外版)。

  二、童心是小鸟,羽毛很美丽,高高翱翔在缥缈的云雾里

祁怀清

(骑着秧马从高坡上往下冲的一群水乡少年)

  有这样一句话非常流行的说法: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从《云梦泽》(国内版)、《生命中的他乡》(海外版)这部四十五万字的长卷中,不难窥探出作者童年生活的底色。可能肯定,冯知明的童年生活是五彩斑斓的。这一点,从三娘的飞飞板和李屠户的地龙身上,可见端倪。

  三娘的飞飞板应该源自过去农村司空见惯的秧马——把一个小四方木凳固定在一头翘起的木板上,主要是在农忙季节扯秧苗时用。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唯有童心方能开发出来。

  前面介绍过,小说发生地名良湾李家台,之所以称台,自然就有台顶、台坡和台脚。从台项到台脚,垂直距离往往会有百十米之高。从东南西北不同的角度看,坡度从直上直下的九十度到有惊无险的一百多度不等。夏日午后,雨过天晴,泥地上非常湿滑。大人出门上工去了,一个个黑乎乎的脑袋从门洞里探出来,除了眼睛和牙齿是白的,全身上下都是黑黝黝的。没有大人管制的天地,这个“台”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泥猴子们的花果山。他们每人都会带着一匹秧马,齐聚台顶。随着领头猴子的一声呼哨,众泥猴骑坐在秧马上,争先恐后地向数十米数百米的台脚下俯冲下去,那阵仗,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也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速度,当然也有鼻青脸肿和折胳膊断腿的伤痛。“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正是敢拼敢闯的野蛮生长,才使得他的童年永远都痛并快乐着,终生都难以忘怀。

  当然,飞飞板的下面可能还有水猫作为动力,如同狗拉雪橇一样。是不是这样的呢?旁人不得而知,唯有冯知明和童年的伙伴心知肚明。如同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一样,假以时日,那种独一无二的交通工具或许能够再次横空出世,重见天日。

  还有李屠户的坐骑的龙,也是来源于水乡泽国,来源于寻常人不识、偶尔露峥嵘,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龙的传说。

  尽管过去的沧海和湖泽经过不间断的治理,已经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但是流传在这里的故事却可以和上古神话无缝对接。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有一次巡视天下,来到大别山脉,看到江汉平原这一老百姓的美丽家园又恢复到治理前洪水滔天的模样,便问是怎么回事。一白发樵翁说:“禹帝治理过后,这里的百姓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后来不知从哪里来了五条龙,呼风唤雨,积水成渊,把这里当作它们的戏水池。它们时而在山前戏水,时而在山后戏珠,大有吞没大别山之势。”大禹听后大发雷霆,欲治五龙之罪。大臣风师和雨伯劝谏说:“治罪惩罚,五龙反会更加猖狂,不利于民,不如规劝五龙,各治一水,引水入海,恢复田园,将功折罪。”大禹应允。风师和雨伯马上传达圣旨:“五龙各治一水,引水入海,还土于民,保佑这方水土风调雨顺,百姓世代平安。禹帝不仅不加惩罚,还将奉为神龙。如若不然,碎尸万段,遗臭万年。”五条龙叩头谢恩,领命而去。

  五条龙中,老大是一条金龙,负责治理汊水,即现在的天门河,被封为汊水龙王;老二是黄龙,负责治理涢水,也称府河,被封为涢水龙王;老三是青龙,负责治理溾水,也称京山河或皂市河,被封为溾水龙王;老四是紫龙,负责治理大富水,也称应城河,被封为富水龙王;老五是白龙,负责治理五龙河,也称温水或顺河,被封为顺河龙王。

  溾水青龙天性不受约束,无视礼仪和规矩,与京山黑虎臭味相投,结为异姓兄弟。黑虎经常邀约青龙到京山宴饮玩乐,每次都兴师动众、呼风唤雨。民众不堪其扰,上诉天听。禹帝震怒,传旨治罪,将青龙压于五华山下。山神领旨行刑,青龙不甘束手,作困兽犹斗,只听喀喳一声,龙身被压于山下,龙尾如同壁虎的尾巴般被齐齐压断,落到天门市皂市镇内,化为龙尾山。与青龙一同被处死的黑虎则抛尸于垌塚镇,化作虎山。

  1969年开挖汉北河,从五龙河和老观湖经汉水长江直达东海的河道被阻断,白龙被困在仅有几平方公里的五龙河和老观湖内,施展不开手脚,就经常兴风作浪,为非作歹。从汉北河建成的1970年至2010年的40年间,在五龙河两岸,老观湖周边,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多达10次,平均4年出现一次,灾害频率高居全国首位。

祁怀清

(果然看见一条白龙在天地间跳跃着)

  白龙最近一次现身,是在2016年。那年汛期,五龙河和老观湖的水情、雨情十分特殊,水位高,降雨量集中,来水猛,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整个梅雨季节,没有哪一天完全停止过降雨,总降雨量达到800多毫米,是正常年份的2—3倍。有一天从老观湖东岸的应城市义和镇西堤上传来声闻数里的“嗡…轰…轰……”“轰…隆…隆……”的巨大声响。有经验的人们都清楚,这是白龙生气,又有地方倒口了。过去听到这种声音,往往是在午夜时分,这一次竟然在大白天听到了。人们拿起钢叉、铁锹,朝着发出巨大声响的地方跑去,想一睹白龙的风采。

  来到老观湖边,果然看见一条白龙在天地间跳跃着,巨大的龙头直接东方的彩虹,若隐若现的龙尾连接着西天的云霞,龙身横跨整个老观湖,在不断地横冲直撞着,把号称固若金汤的义河西堤撕扯出一个宽达200多米、深不见底的巨大豁口。通过这一个,以及前一段时间撕扯出的一大批豁口,把垌塚、陈河和义河3镇绝大部分的国土面积都淹没到水下,把五龙河和老观湖的水域面积又一次暂时扩充到10多万亩,是被围垦后的五倍以上。在人们闻讯赶来后,白龙仍然没有善罢甘休,还在张牙舞爪、翻江倒海。它的每一次呼吸,都直接导致老观湖水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潮涨潮落,起起伏伏,吓得湖里的游鱼往空中岸上活蹦乱跳,惹得数万只鸥鹭成群结队,上下翻飞。

  有人高喊:好多鱼,好大的鱼,赶紧捕,赶快杀。一些年轻人纷纷举起钢叉和铁锹,冲向堤边,准备捕杀那些鱼。这时,一位老人站出来大声疾呼:不能捕不能杀,这些鱼都是白龙的随从,之所以这样惊慌失措地活蹦乱跳,是因为龙王爷生气了。我们要向龙王爷忏悔请罪,不该贪得无厌,不该无休止地围垦龙王爷的地盘。

  听罢此言,躁动的人群安静下来,放下手中的武器,默默祈祷,静静地等待着龙王爷平息愤怒,安静离开。

  说来也巧,自从白龙现身后,风停了,雨住了,水位开始下降。五龙河和老观湖流域从那天开始,正式由防汛抗灾转入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后来人们吸取洪灾频发的经验教训,退田退池退耕还湖,湖面扩大后,白龙再没有祸害人间。

  在这样的传说和情景中长大,难怪冯知明的故事讲得那么扑朔迷离,精彩纷呈。

  冯知明没有交代,李屠户的坐骑,就是那条神秘的地龙,不知道是什么颜色的,或许它就是白龙的姊妹。

  三、踏遍千山万水,寻梦诗和远方,归来依然是少年

祁怀清

(奋斗的人永远在旅途)

  我们的故乡流传着有这样一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是童年的生活经历对于我们一生的影响。然而童年的经历和眼界终究有局限,所以古人又加了一句话,要求我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我们狭窄的世界和眼界打开。

  成年后,冯知明离开故乡,通过行万里路,开阔了自己的人生视野。

  我与作者神交已久,冯知明在出生地度过童年,就孤身一人,义无反顾地走进武汉这座特大城市。他在自己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四十岁的一对指甲》中,借用主人公敏的经历,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在少年时代去武汉闯荡的精神体验。后来他又在改革开放浪潮的裹挟下,追随十万人才大军下海南,在那个总在传言会“封岛”建全球自由贸易港的热带海岛,在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下随波逐流。他还游历过坐落在中国西北的那个十三朝古都,沉迷于“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在那片纵跨周、秦、汉、唐,长达一千五百年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流连忘返。然后漂泊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感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传奇。他还笑称,曾让一众乡亲,把自己装进牛车,跌跌撞撞地闯进上海滩这个国际大都市,成为某个跨国公司的文化高管。海南、西安杭州,他都游历过,最终把家安在南京,把工作地点固定在武汉。这些地方既是“他乡”,也是离开后同样让他魂牵梦萦的故乡。

  仅仅漂泊在这些国内的城市和地区,于他似乎还远远不够。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他不断地在世界多地游历,万里之外的柏林,对他似乎情有独钟,十余年来往返数次,而且多次居住半年之久。巴黎、维也纳、罗马也都不止一次留下他的足迹。法兰克福更是激发他灵感的地方,长篇小说《云梦泽》(国内版)、《生命中的他乡》(海外版),就是在这座城市的美茵河畔完成了初稿。

  冯知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第一部自传体小说《扭曲与挣扎》,由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不难看出,那时他的写作受世界经典文学影响甚深,是以纯文学的方式在叙事。后来几十年从事策划和编辑工作,深度运用通俗文学、武侠、奇幻、故事、动漫、游戏、VR/AR、游戏等方式写作,特别是在某家通俗文学大刊工作期间,参与武侠、奇幻、故事筹划创办,与金庸、梁羽生、温瑞安、黄易等大家过从甚密,还曾培养过许多著名写手。在网络文学鼎盛时,出任盛大文学高管,因为武侠结缘,获得与全国四十多家著名景区合作的机会。与武当山风景区管委会共同制作的动画片《武当虹少年》,更是获得十几项市、省和国家级奖项。

  他的女儿读完了《云梦泽》(国内版)、《生命中的他乡》(海外版)初稿后,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故乡永远在他的血脉里,在他的骨骼中。我曾读过一些他的早年作品,尤其喜欢一篇叫《倒春寒》的中篇小说,里面对传统、对乡镇和时代的描写都十分到位。《楚国八百年》的写作,更是把他的故乡由小到大,从骨至皮完整地串联了起来。尽管他很早就离开了故乡,但他始终都在用细腻的文字,精准地勾画着一个完整而独特的心灵故乡……”

  知父莫若女,女儿的评价无疑是非常精准而中肯的。总体而言,《云梦泽》(国内版)、《生命中的他乡》(海外版)讲述了一个包含云梦泽、汈汊湖和良弯李家台,涉及武汉、巴黎和柏林的横跨万里,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到现在纵贯百年的大故事,在这个大故事里面,又包含了若干个假作真时真亦假、难分他乡和故乡的扑朔迷离的精彩故事。那些精彩故事既有童话,也是神话,已经在云梦泽和汈汊湖流传了千百年,冯知明把它们录入《云梦泽》(国内版)、《生命中的他乡》(海外版)之中,供见仁见智的有识之士进行各自的认领和解读!

2023年5月30日 汉川

  作者简介:祁怀清,1970年7月生,湖北汉川人,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任汉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融媒体中心主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对云梦泽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其代表作《行吟江河》。

祁怀清相关资讯:

  • 云梦泽

    【祁怀清】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兴趣

    祁姓名人

    人物故事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3 幸运信息网 www.21hube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505号-1